第385章 終南(11)(第2/4頁)

說實話,聯想到陳嫣‘膽大包天’的性格,有些人還真的覺得小朋友的父親應該另有其人。當然,主流還是覺得劉徹是小朋友的父親…真可以說是‘喜當爹’了。

而等到孩子進宮一次,吃瓜群眾又等到了新瓜。

坊間傳聞…天子甚愛無憂翁主,遠超諸公主。

哦,無憂翁主是陳如意小朋友的封號。陳嫣帶著小朋友進宮認人,見了王太後,幾位公主(和陳嫣同輩的),還有劉徹。劉徹這個當表舅的還是挺大方的,賜了一個翁主的封號下去,還讓人研究給她一個實實在在的封地,指明了得是富庶之地。

地界上要麽有礦,要麽商業發達,總之就是那種收入很高的地方。

同時,無憂也是劉徹為陳如意小朋友取的小字。

隨著天子常留‘無憂翁主’於未央宮,大眾更覺得這就是天子血脈了!不然的話,這態度說不通啊!

倒不是說皇帝就不能厚待親戚家的孩子了,當初劉啟非常疼愛陳嫣,這一出大家都記得牢牢的呢!如果這時候劉徹再來這麽一出,大家也會表示接受良好。只是按照大家正常的思維,如果陳如意小朋友不是天子的骨血,天子不應該是這個態度啊!

陳嫣在很長時間裏都被當成是劉徹的女人,如果她的孩子不是劉徹的孩子,這在外界來看就是背叛啊!雖然陳嫣不是天子後妃,但大家的觀念是不會改的…背叛了天子,就算天子不好對自己這個表妹以及表妹的孩子真的喊打喊殺,事情也不會這樣落幕!

至少這個孩子的存在就是恥辱的明證,天子厭惡還來不及,又怎麽會疼愛呢!

有一些比較老派的大臣已經在暗示劉徹不要讓天家血脈外流,讓陳如意小朋友‘認祖歸宗’了,只是劉徹自己知道這是怎麽回事,所以每回只當是沒有聽出那點兒言外之意。

這些大臣也沒有辦法,主要是劉徹和陳嫣都沒有表示出劉徹是這個孩子的父親,其他人總不好說他們兩個都是騙子,大家看到的、推理出來的才是真的吧。再者說了,事關皇家血脈的事情雖然嚴肅,實際說來也不是多重要。陳如意小朋友是個女孩子,撐死了是個公主,這又算得了什麽呢?

大家也不可能為了這麽個孩子去和皇帝死磕…

至於劉徹對陳如意小朋友表現出來的愛護,在外界就有了表面上和實際上兩重解讀。表面上大家都說這是劉徹類似先帝,當年劉啟就很愛護陳嫣,到了無人不知無人不曉的地步,如今看著,倒是肖父了。

實際上,大家心裏都當陳如意小朋友是劉徹的孩子,像是對這個孩子十分厚待,封地超過宮中幾位公主,各方面待遇也優厚這類事,只當是尋常。一方面,天子愛重一個公主而已,有些破格,並不算什麽。另一方面,大家想到小朋友的媽是誰,都覺得這件事也就是一個‘愛屋及烏’,沒什麽好說的。

“昨日朕帶著無憂見了韓嫣,無憂與阿嫣兒時太過相似,看到無憂,朕總是想起少時事。”劉徹頗為感慨地與身邊重臣說著話,語氣十分放松隨意。

今天並不是在宮中,更不朝會上的場合,大家都在上林苑,算是劉徹出來放松一把,眾人奉陪。興致很高的時候,一些心腹重臣就過來一起說話了,這個時候的氣氛自然和朝堂上不同。

劉徹身邊重臣心腹不過三四人而已,有文臣也有武將。文臣這邊,當然是此時風頭正盛的禦史大夫張湯,還有一個則是鄭當時…鄭當時本身是九卿之一的大農令,主管的是財務這一塊,絕對是個存在感很強的位置,不過劉徹在財務工作方面一直對他不夠滿意,只是苦於沒有合適的人擔當大任,也就只能先把他放在這個位置了。

這也算是‘將就’了,不是鄭當時不夠好,此人為官多年,資歷深厚,劉徹這裏也是多有重用了。只是有些事情很難說,不能讓劉徹滿意就是不能讓他滿意,這種事劉徹是boss,當然只能他說了算。

武將這邊也沒的說,正是衛青和霍去病這對舅甥。

說起來衛青和霍去病能在長安出現,這本身就很不容易了…只能說,今年剛剛結束的對匈奴戰役打的很漂亮,特別是霍去病,深入大漠追殺匈奴王庭,戰功可不小。更重要的是,在這之後留下了兩個非常著名的典故。

一個是‘封狼居胥’,另一個則是‘匈奴未滅,何以為家’。前者幾乎成了後世武將的最高追求…只是似乎再沒有人能夠做到了。

相比之下,衛青這一趟要倒黴一些,並沒有撈到太多戰功。這也不是他的錯,只能說站在他的位置上,他已經不能像外甥霍去病那樣‘瘋’了。

不管怎麽說,這一場仗後,衛青和霍去病都成為了‘大司馬’,風風光光地反回了長安。特別是霍去病,長安女郎們特別喜歡他,進城的時候滿身鮮花,全都是女郎們拋灑在他身上的。而回來之後,劉徹已經給他準備了大宅和美姬,還讓皇後注意給他結一門好親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