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7章(第3/4頁)

“慢慢來,別急。”席寶只能這麽安慰他一句,“你物流公司在國內的消息渠道也很廣,全國有點名氣的制造商全在你手上的名單裏,現在不是已經把你劃出的甲等廠商給跑遍了麽?剩下的那些,很難再比之前看過的優秀了,你讓手下的人再去調查看看吧,回頭在矮子裏面挑高個,暫且把供應商全給定下來。定下來之後,也別急著開始造汽車,先花個小半年甚至大半年的時間,去跟所有供應商,把樣品給定下來。”

“定樣品?”鐘以澤忍住哈欠,強打起精神來,問席寶這是什麽意思。

“汽車畢竟不是小物件,你自己暫時只生產車身、底盤,然後進口發動機,其他的,像是車窗玻璃、保險杠、座椅這些大配件,還有方向盤、後視鏡等小配件,都是從別人那購買。亂七八糟地從外頭買這些配件,人家即使質量給你做到位了,可等拿回家來,卻發現組配出問題了,這不也白瞎了前期那麽多工作麽?”

鐘以澤點點頭,“這個我知道,所以我已經請設計師團隊設計好了至少三款小汽車,裏面所有配件都有圖紙,到時候讓廠家嚴格按照圖紙來就行了。”

“光有圖紙可不一定穩妥,”席寶不太認可地搖頭,“不信你先讓那些廠家按圖紙給你做一份東西出來,你拖回平都郊外那個汽車廠去,看看能不能組起來。”

“即使組起來了,穩當不穩當,也是一個問題。”

鐘以澤皺起眉。

他這個人,商業嗅覺夠靈敏,但做事相對比較沖動。當初開國際物流公司,就是在簡單的前期調查後,確定席寶她大堂伯能幫忙聯系國外人脈,就忙不叠地把公司給建起來了。如果不是他運氣挺好,那公司其實不該做到如今這麽成功的。

現在他受過磨練,比之前要理智一些,知道去國外學技術,知道認認真真地寫一份完善的策劃書,知道先請設計師定圖紙,知道找靠譜的供應商……

可是他唯獨漏了一點——他學的都是人家成功的技巧,忽視了一些失敗者的失敗經驗。

如果他特意去調查過國外破產汽車制造商的事情,肯定會知道,配件出點小問題,組到汽車上,很有可能就出大問題。

“我不是很能理解,”鐘以澤在席寶面前很誠實,不會死要面子不懂裝懂,他一向是有沒弄懂的東西,就坦然問明白,“圖紙做的那麽詳細,尺寸什麽的全標在上面,嚴格遵循圖紙要求,怎麽會出問題呢?”

“你確定你找的那些設計師,在設計圖紙時不會犯錯嗎?一份汽車圖紙——從車體到配件,那麽多東西,那麽多的數據計算,然後還得標注在圖紙上,你確定他全程沒失誤?讓你先定樣品,一是為了在這個過程中,用實踐的方式檢驗圖紙的正確性;二麽,即使圖紙上數字都是對的,可廠家沒法保證生產出來的東西,尺寸會跟圖紙上一模一樣,這肯定會有一個被允許接受的上下公差——你圖紙帶了沒,設計師應該標注公差範圍了吧?”

“嗯,他們跟我講解過,都有標公差的。”

“好,那麽,這又有一個問題。打個比方,你找甲廠家給生產螺絲,找乙廠家給生產螺帽。螺絲要求直徑範圍是八毫米正負零點零二毫米,螺帽要求內徑範圍也是這個。甲廠生產螺絲時,喜歡走上公差,直徑全是八毫米朝上走;乙廠生產螺帽時,喜歡走下公差,內徑都比八毫米小那麽一點。東西到你手上,你能把這螺絲穿到那螺帽裏去嗎?”

席寶是想說的容易懂一點,才用螺絲螺帽做例子,事實上,現實中很少有分開定螺絲螺帽的,就是避免兩家廠做出來的尺寸合不上。而且,一般來說,廠家會把螺絲螺帽的公差走法定一致,實在沒辦法,也只會讓需要穿進螺帽的螺絲走下公差,套在外頭的螺帽走上公差,不會反著來的,那風險太大了。

“是這樣啊,”鐘以澤並不笨,聽席寶這麽一講解,就明白她的意思了,“那開汽車廠的事還真急不來。我收購的老汽車廠之前是做貨車的,之前的東西沒法直接拿來用,我跟從頭開始做新廠也沒多大區別了。沒順利組配好一輛完整的小汽車之前,這個廠子確實不能投產。”

“所以讓你不用急嘛,”席寶看鐘以澤又忍不住打了哈欠,皺著眉給他遞了塊手帕,往上面倒了一些熱水,“擦擦眼睛,會稍微舒服一點。”

鐘以澤聽話地擦了擦眼睛,然後眨了眨,“眼睛酸是好了些,但腦子還是困,要是能把腦子也擦擦就好了。”

“你是困迷糊了吧,還擦腦子……”席寶白了他一眼,“難不成要把你頭蓋骨掀開來?”

“哈哈,我掀你蓋頭,你掀我頭蓋?”

冷不丁一個涼颼颼的笑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