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7章(第2/3頁)

荊軻啊……

明夷意味不明的輕笑一聲,然後出門找了一同來的副使,讓他將船暫停在碼頭三日,然後孤身一人離開了大船,騎馬趕路到新鄭。

副使也知曉此行的任務,不會將明夷當做尋常的女子看待,當即從命。

因為秦國重農抑商的律法,新政如今街頭上來往的商人小販已經不似當年韓國統治時任意行走,而是都被統一的管理到了“賈市”當中,一眼望去,遠沒有當初繁華。

張良的父親祖父都曾經是韓國的丞相,一連服侍了五代韓王,在韓國可謂是根基深厚的世家大族。

但隨著韓國滅亡以後,張家也衰敗了,沒有家財、沒有奴隸、沒有為官的人才,到如今,只比普通的庶民稍好些許。

明夷自稱是張家故舊,然後向街邊的行人打聽到以前張相國一家的住處。

來到地方以後,才發現這裏有多落魄,幽深的庭院大宅人煙寂寥,門窗多有殘破之處,屋檐下的墻角縫裏,還有幾只瘦的□□的老鼠爬過。

這真是落魄到極點了。

站在大門前,明夷試著敲了幾下門,在看到沒有人來開門以後,就高聲喊了句“失禮”,然後翻墻而入。

明夷順著哭聲了走過去。

一間寬大卻簡陋的房間裏,一個不足十歲的男孩而正抱著床榻上的另一個小孩子低聲哭泣,嘴裏喊著阿弟莫要離開,見到這不速之客闖進門來時悚然一驚。

“你是何人?”男孩站起來厲聲說道。

“前來拜訪之人,敲門而不應,才冒昧闖入,敢問此處可有張平相國的遺孤?”明夷微笑問道。

男孩的神色越發警惕,又想裝出一副懵懂不知的樣子來,可因為年紀小反倒露出了一些。端倪。

“沒有,自從韓國滅亡後,張家人都已經遷到了陽翟居住。”男孩說道。

“哦,那你們又是何人?”明夷問道。

“我家原本是原來服飾張家的下仆,主人家離開,在此看守老宅而已。”男孩說道。

“這理由倒也說得過去,張良。”明夷說道,微笑的神色絲毫不變。

“……敢問女子是在叫誰?”男孩說道。

“自然是叫你,張良小郎,你手中拳頭握的太緊了。”明夷說道。

張良立刻松開了袖子中的手,平了平呼吸,努力做出一副大人的姿態後問道“姝女聰慧,敢問您前來拜訪所謂何事?”

明夷沒有說話,幾步走到床榻邊觀望。

床上正躺著一個比張良還小一兩歲的男孩,臉色發白而冒虛汗,可見已然病重。

身後,張良腳步後退,一點點向墻角挪去,那裏有一口大鼓,可以敲打聲響。

張家的大宅裏,他還有兩個遠親的族叔住著。

“……你再挪移,我就將你拎過來綁好。”明夷頭也不回的說道。

張良立刻停下了腳步。

“孺子放心,我並無惡意,不過是想讓你同我去一趟鹹陽而已……”明夷說著指了指躺在床上的張良弟弟,“……作為報答,我請人醫治你弟弟。”

張良看了躺在床榻上奄奄一息的弟弟一眼,神色緊張。

他縱然從一出生開始就被父母評價為聰慧,但如今也不過是一個不足十歲的小孩而已,冥思苦想著眼前女子來意,卻意料不到,又擔心著陌生女子會對他和弟弟心懷不軌,一時間,整個蘋果臉都皺成了一團。

半響,張良謹慎的問道“不知姝女名諱,又是何處人士?叫我前去鹹陽,所謂何事?”

“吾名姬明夷,一介庶民而已,至於前去鹹陽有何事,你去了便知,放心,絕不是壞事。”明夷說道。

她把張亮帶到鹹陽不過是一時心血來潮而已,還沒有想好要怎樣對待這位漢代的千古賢相。

“……你若不能相告清楚,我便不去。”張良又咬牙說道。

“我此來非帶走你不可,孺子無選。”明夷平靜說道。

“無理!我張家世代為相,在這新鄭終究還是有些人脈!你若想強行將我帶走,未必能成事!”張良怒道。

明夷一笑置之。

明夷不想再和他廢話下去,不顧他的反抗,帶著張良去找了那兩個族叔,留下一大筆錢物當做生活費和醫治張良弟弟的診金以後,就把小男孩拎上了馬,一路快馬加鞭的往碼頭趕去,終於趕在第三天夜裏重新回到船上。

被強行綁架來的張良很識時務,在意識到自己無法反抗以後,就立刻收斂了所有尖刺,安靜乖巧的待在船上,並且小心向周圍人打探各種消息。

見到她歸來,船上的燕國使者大松了一口氣。

要知道在此之前,他們擔心姬明夷終究害怕刺殺秦王而心生膽怯,選擇臨陣逃跑了。

現在見到人回來,使者當場命令船工開船,然後日夜不停地向鹹陽趕去。

到達鹹陽以後,燕國使團按例被中尉安置到了驛館,在獻上燕王丹的親筆文書以後,等待秦王傳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