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4章(第2/3頁)

“……會拖下去。”明夷說道。

見贏政還想繼續說下去,明夷連忙打斷道“好了陛下我知道了,這故事是假的!”

“此乃汙蔑!”贏政傲然說道。

“是,是汙蔑!”明夷滿臉嚴肅的點頭說道。

這種時刻就應該順著點說。

過了片刻,見贏政面色稍緩,明夷又說道“只是那謠言誹謗者族誅……”是否有些太過了。

贏政似乎聽到了他心裏在想什麽,冷冷接口道“不過,還可以預防一下將來趙國再暗中造謠,說朕是呂不韋兒子。”

明夷“?”

這可是千古迷案!

有當事人的第一手資料打聽,明夷立刻親手奉上一杯水,微笑著請陛下給自己講解。

接到這杯水的贏政眼神難以言喻,低頭以一種極端謹慎鄭重的態度開始仔細檢查,反反復復查看杯口邊緣有無白色粉末,水中有無異味異色和其他不同情況。

明夷“……”

有道是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繩。

沒有檢查出異樣,但贏政終究沒有越過心理那關,將水放到了案幾上沒有觸碰。

明夷微笑的表情隱隱僵硬。

贏政做了一個簡單的解釋,明夷這才知道是秦始皇是呂不韋兒子這種謠言,是趙國暗中傳出的。

上輩子長安君意圖謀反,但謀反總要有個光明正大的理由。

秦趙死對頭,有機會挑撥秦國內亂,趙國當仁不讓,立刻就傳出當今秦王是丞相呂不韋兒子的謠言,讓長安君師出有名。

後來長安君的叛亂失敗了,但這謠言已經流傳甚廣,沒法再禁止。

“不然你以為寡人之父莊襄王是傻子?”贏政輕輕嘲諷道。

明夷捂臉。

這嘲諷的不僅僅是她,而是後世幾千年所有人的智商。

莊襄王雖然性格有些軟弱溫和,但能從一個異國質子走到秦王的地步,心機手段絕不會少,哪裏能被人輕易忽悠了過去。

趙姬被呂不韋贈送給贏子楚時,根本沒有懷孕,後來贏政生時也是足月所生。

不過從相貌到膽量再到出生,贏政身上到底背了多少黑鍋和謠言啊。

………………

冬去春來。

孟春時節,秦王率領滿朝大臣去了鹹陽城東面舉行祭春儀式,並且象征性的手持耒耜在田野裏開墾了幾下。

秦王親自躬耕,表示對農桑的重視,以及對農人的勉勵。

鹹陽宮裏,明夷心不在焉的想著,做秦王也挺累了。

如果想當一個有所作為的君主,需要一年365天沒有休息日的處理政務。

作為有所作為的君主裏面最有所作為的那個,秦王更是隔三差五就要加班到夜裏。

除此之外,一年四季還有面子工程。

根據周禮,孟春時,君王需要帶著文武大臣去東郊祭祀迎春,順便表達對農業的關注。孟夏時,要帶著大臣去南郊迎夏,順便要巡視土地。孟秋時,要帶著大臣在西郊迎接秋天,順便要選拔將士和判斷案子修繕城墻。孟冬時要與大臣一起去北郊迎接秋天,順便檢查各種祭祀。

想想統一六國以後那每天的百二十斤竹簡,再加上他自己搞的各種事,也不知道贏政是怎麽毅力非凡的從十三歲堅持到四十九歲。

祭天回來以後,贏政就整裝待發的想要去驪山春搜,讓姬明夷也一同跟著去。

春搜既是在春日裏打獵。

明夷對此很迷惑,說道“不是有大災?”

災難臨頭還想著出去打獵,這也心太大了吧?

“今年只有饑荒,明年有蝗災和瘟疫,蝗災又引起了明年冬日的饑荒,不過出現征兆也是夏日之事了,春日無事。”贏政說道。

贏政想趁著最後的時刻輕松一次。

明夷心動了。

她不喜歡打獵,但對驪山上的溫泉很有興趣。

既然秦王都這麽說了……那就去唄。

秦王帶著車隊浩浩蕩蕩離開鹹陽,來到驪山。

驪山上面有行宮。

這行宮最初是明夷的諸多不靠譜的祖宗之一——周幽王建造,後來兜兜轉轉利落到秦國手裏以後,又擴建改造了一番。

宮殿如山名,直接叫做驪宮。

一來到此處,走下車駕的嬴政就遙望著宮殿篆書,負手淡然說道“此名不好,將驪宮改名叫做驪山湯為妙。”

周圍宦官宮女齊齊一默,隨後躬身應諾。

明夷“……”這是什麽鬼名字!

同樣是驪山上的行宮,漢武帝時的離宮,唐太宗時的湯泉宮,唐玄宗時的華清池,名字一個比一個好聽!

怎麽到贏政這裏就成了驪山湯!

見到已經有人躬身退下,去找匠人執行秦王的命令,明夷立刻勇敢說道“此名字不妥,驪山湯聽著就像一道菜肴。”

聽到有人反駁,嬴政目光瞬間不悅,冷冷向她看來。

明夷堅決不肯退讓,平靜對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