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8章 推行(第2/3頁)

王綰睡不著了,失眠好些天,終於還是找上嬴政,把自己的憂慮說了出來。

嬴政知道王綰凡事求穩妥的性情,聽王綰憂心忡忡地講完六國貴族的問題,他神色淡淡,並不意外。

“那麽王卿的意思是,我們大秦還要像東方諸國一樣捧著這些人,讓他們再享受回當初為所欲為的快活生活?”嬴政語氣平和,卻透著不容置疑的堅定,“東方六大國已經亡了五個,還有一些不堪一擊的小國也被我們大秦收割掉了,也沒見這些貴族奮力反抗,傾盡全力挽救把他們的國家。天下可用之人那麽多,為什麽非要捧著那麽一撮人,讓他們的子孫也世世代代執掌一方?哪怕他們確實都有才能,但誰能保證他們的兒孫也有才能?”

王綰說道:“自古以來——”

嬴政打斷王綰的話頭:“沒有什麽自古以來。如今我們大秦所擁有的疆土,自古以來沒有任何一任君王比得上,為什麽非要在‘自古以來’裏找經驗?”

偌大的周王朝分封諸侯之後,也沒見諸侯對周王朝傾力相護。就在二三十年前,周王朝最後一任君王被逼到不得不向他們秦國叩首獻地,郁憤而終。

在嬴政看來,自古以來就沒有一個君王是值得他效仿的。

至於為什麽采用扶蘇的大部分建議,那當然是因為扶蘇的大部分建議都有理有據,非常符合他的想法和心意。

這是父子同心,不是他被扶蘇的建議左右!

王綰見嬴政態度這般堅決,只能退而求其次地提議道:“如今燕王、楚王還在負隅頑抗,齊國也還沒拿下,在這節骨眼上把這套官制推行下去怕是會讓人拿來興風作浪。”

嬴政說道:“那就讓他們興風作浪,正好把跳出來的解決了,免得他們暗中憋壞。他們不願效力於大秦,自然有人願意效力!”

嬴政自認對東方諸國的人才也算禮遇,願意為秦國效力的都安排妥當了,對東方諸國的貴族也沒趕盡殺絕,很多都只是原地圈著,可有些人就是喜歡蹬鼻子上臉,被人一慫恿便覺得自己可以幹一番大事業,比如復立故國什麽的。

上回項燕派人跑挑撥韓國貴族作亂時,嬴政就記住這些家夥了。

還有那些東方學者也一樣,他客客氣氣地把人接到鹹陽,他們還鼻子不是鼻子眼睛不是眼睛,一副“我對你們秦廷沒興趣”的冷淡態度。

嬴政一開始還接見了幾撥人,到現在滿心熱切已經被澆涼了。

有能力的人當然還是要用的,至於那些對秦國愛搭不理的,估計征召過來也不會真心為秦國效力,那就讓他們原地待著吧!

很多事其實也不是非得絕世天才去做不可,才能一般但踏實肯幹的人好好學學也能勝任。

這些舉措對他們秦國來說並不算太大的變革,頂多只是東方諸國的人不太適應而已。

何況,這也沒馬上推行啊,還給了他們一年時間做準備來著。

嬴政覺得這事沒毛病,甚至還可以拿來釣點小魚小蝦解解悶。

王綰見嬴政主意已定,只好閉嘴退下。

嬴政很了解王綰的性格,所以才會選擇在王綰任丞相時大刀闊斧地把這套職官制度兼選官制度推行下去。

事實證明嬴政的判斷很準確,見沒法勸嬴政回心轉意,王綰就開始勤勤懇懇地做其他人的思想工作,說這事不是壞事,他們捫心自問,朝中有幾個人的功勞是能夠當封疆大吏?

王翦立下這麽多戰功,都麻溜地回頻陽養老去了,人王翦都不吱聲,你們想啥好事呢?

既然搞分封對自己也沒什麽好處,那現在這種新官制不是更好,至少大夥都知道自己該幹什麽、清楚自己能夠往哪個方向發展了,還可以早作準備,把家中子弟鞭策起來,為他們準備第一手的備考資料,想從文從武都不用愁路子,路不都明明白白擺在那了?

經過一番思想掙紮,文武百官逐漸接受現實,開始對家中子弟下手了:自己努力只能顯赫一代庇佑二代三代,四代五代就難了,所以還是要讓兒孫立起來才行,他們可是擁有第一手備考資料的,可不能讓兒孫被那些啥都沒有的普通百姓給比了下去!

扶蘇作為始作俑者,最近仍是一臉無辜地上朝下朝。也有人私底下和他打聽新官制的事,扶蘇都老實回答,一點都沒隱瞞:“父王和我商量過。”

對方一聽,明白了,年初扶蘇確實是在幫嬴政收集第一手資料。不過扶蘇明顯也就是收集資料而已,別的東西肯定是嬴政和別人商量出來的!

那個別人是誰?估計就是李斯他們這些經常被召見的!

尤其是李斯,嫌疑特別大,他很受大王信任,目前王綰沒什麽大錯,他還不能取而代之,所以他給自己創造個副相崗位是很有可能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