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3章 紅樓(21)

初夏時節,草木繁盛。

王守仁出城半日,又在城外荒亭等候半日,才算是等來了李凝。

王守仁騎的是一匹便於趕路的黃驃馬,李凝騎著一匹棗紅馬,兩匹馬平日不常見到,剛一碰頭,就親親密密地互蹭了起來。

按照李澈的意思,近來太子參政,朝中勢力風起雲湧,待在京中也沒什麽意思,最好出去玩上一兩年,可惜王守仁的假期沒有那麽長。

即便翰林清閑,但這個年紀的少年郎,有幾個願意成日待在一個地方苦熬時間。

王守仁起初想了不少,等到上路時,便將一切煩惱都拋在了腦後。

遠遊實在是一件美妙的事情。

十五歲的少年初見風姿,又帶著個李凝,一路上頗為引人注目。

王守仁的意思是沿著長城一路見識些風土人情,最終的目標地點是山海關。

山海關乃是邊郡要塞,素有大明咽喉之稱,自山海關入,可以見海,王守仁自小長在內陸,還從未去過海邊。

李凝有過不少出行經驗,王守仁帶著她離京之前已經做過許多照顧她的設想,沒想到剛走了幾天,就發覺自己才是拖後腿的那個,他和李凝也算是自小一起長大,從不知道她竟然有這麽多不為他知的經驗。

經驗是學不來的,每一條經驗的背後必然有著真切的經歷。

李凝有些猶豫要不要編些理由,然而王守仁想得很開,不僅沒有追問,反而貼心地道:“人皆有私隱,何必多說呢。”

他說這話時眼神很誠摯,一眼看去便是真的不在意這些。

李凝發覺自己是當真很喜歡這個真誠的少年。

也許人和人之間當真有著一種玄而又玄的緣分,黛玉說第一次見寶玉,就有一種似曾相識之感,李凝第一次見王守仁的時候,就記住了他那雙明亮的眼睛,越是相處,越是契合。

猶如故人。

李澈極少出遊,他對出遊也沒什麽興趣,不管是騎馬還是坐車,對他來說都是酷刑,從前經商時許多需要出去談的生意他都懶得做。

宮中選秀的消息傳出來後不久,太子妃的人選便定了下來,是個鄉貢的秀才之女張氏。

太子大婚對於滿朝文武來說,唯一的作用在於這是宣告太子入朝的信號。

大婚後一月,太子朱佑樘正式參政。

李澈一直覺得成化天子智商不高,一開始的時候也並不覺得太子能厲害到哪裏去,然而太子參政不過一兩個月,便令他刮目相看。

朱佑樘尚未入朝之時師從翰林院學士,勤奮好學,入朝之後立刻敏銳地摸清了朝中局勢,毫不猶豫地選擇支持清流勢力,他做的事情雖不多,已經能夠初見明君風采。

以前李澈最不喜歡明君,但現在他是個好官了,未來的天子是個明君,對他這樣的好官來說實在是個再好不過的消息。

只是誰都沒有想到,儲君成新君的日子會來得這麽快。

萬貴妃年輕時吃了不少苦,後來做了貴妃也沒舒心到哪裏去,尋常女人眼裏的帝王寵愛對她來說一點都不重要,日復一日的蒼老,心愛之人時常背著她幸年輕宮妃,自從開了朱佑樘這麽一個先河之後,宮中的皇子一個接著一個誕生,令她心力交瘁。

正月時萬貴妃突發心疾去世,宮中有傳言是因為成化天子幸了萬貴妃身邊的宮女,萬貴妃妒火中燒,責打宮女時猝死。

宮中之事和朝堂沒什麽關系,萬貴妃究竟是怎麽死的只能引起一些閨閣中的私下討論,但就李澈來看,萬貴妃死了,成化天子就像是失了精氣神,整個人都和從前不同了。

但李澈仍未想到一個成化天子不過四十來歲的人,就那麽去了。

九月過半那會兒,李凝和王守仁自山海關歸京,半路上就傳來了天子大行的消息,各地封店閉戶,高掛白布。

王守仁因要在九月前歸京,路上耽擱了不少時日,正一邊趕路一邊發愁遲到的事,沒想到的是,他正好沒在京裏趕上國喪。

等到十月那會兒歸京的時候,京城已經恢復了原本的模樣,雖少不了歡聲笑語,但已經沒了肅穆的氣氛。

江山易主不過數月間。

因新君親近清流,且不以年紀論人才,登基後不久就把朝廷來了一場大換血,重新任用原先成化朝時因寵妃宦官被驅逐的官員,又將東宮侍講學士一個個從翰林院拎出來任官,最重要的是把朝中的清流官員按人品能力劃分,盡量安排到了重臣的位置上。

經歷了萬黨霸權的日子,朱佑樘深知人品才是第一位,清流官員即便能力有限,但一不貪二不昏,仔細些把關總能做好事,而人品和能力成正比的……直接入閣!

李澈入閣的消息定了之後,朝中幾乎沒什麽反對的聲音。

朱佑樘有些奇怪,他本已經準備好了舌戰群儒,奈何群儒並不按他的設想走,李澈這樣一個不到四十歲的年輕官員,從三品侍郎起跳,一步入閣,滿朝文武竟沒有一個提出異議,那些罵天罵地的言官甚至連哼都沒哼一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