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2章(第2/3頁)

“千萬,不要對不愛你的人,一廂情願。”

好久沒和他心平氣和地共處一室。江晚儀這才發現,十二年前那個驚艷絕絕的小少年,今朝已消瘦如此。

尤還記得,見他第一面。當日他也是一襲紅衣,烏羽冠,金腰帶,在一眾世家貴公子裏出類拔萃。

當時刑部尚書之子憑借身份欺壓不知名小吏之子,那個紅衣少年站出來,擡高下巴:“德行!真有種,和本公子獵場上一見!”

哪有人敢惹他?他家族勢力深厚,親三姊更是陛下寵臣,深得恩寵。

她記得費雲生,囂張、善良,還好看得不像話。因而才會注意到他,和他掉下去的那塊玉佩。

可他們終究是孽緣一段。

她與鶴卿,幼時相識,三四歲時一同啟蒙識字,長至七八歲又同學騎射,人生大半時間,都與彼此共度。她還同他許下誓言,此生不相負。

費雲生對她再好,她也不能背棄自己和鶴卿的承諾啊。

“成歷八年冬,我來江府的第二年,那是本朝有史以來最寒冷的一個冬天,北方受了雪災,陛下命你動身前去主事賑災、平復災禍。結果你去第一天就病倒了,消息傳回來,我當天整頓好行李,帶著親隨就去了。”

“期間,途徑三州十二驛站,我只在中途歇了兩晚。終是快馬加鞭,來到你身邊。”

“我見到你,雖是倦容,精神仍在,高興極了。哪怕你訓斥我不該來,也不覺生氣。物資不足,你把我帶給你的東西,全分發下去。到了晚上,自己蓋一層薄被挨凍,我知道後,把自己帶的一床厚被,給了你。”

提起舊事,江晚儀一時恍惚,具體情境如何想不起來,只想起了他來的第二日莫名也生了病,那時不知緣由,她氣得說他來是添亂,卻不知還有這樣一樁事。

“費雲生……”

“侍身在。”

“……是我負了你的情意。”即便冷情如她,也不得不承認這一點,她對費雲生有所愧對。

費雲生斂眸,分明笑著,卻讓人覺得他孤獨蕭瑟:“妻主不曾負我,是我多情,而已。”

氣息一時不穩,呼吸變得急促,連江晚儀自己也莫名。

她對費雲生沒有產生過男女之間的情意,可今日費雲生這般輕聲細語同她推心置腹,她心中竟生出些許感動。

江晚儀轉過身,不想面對此時的費雲生。

待情緒平復後,她說:“我可以給你寫下和離書,往後我們各自安好。你若有需要幫助的地方,亦可求助江府。可瀾若和楚闊不能和你走,一是你往後再嫁,他們跟著你諸多不便;再則你一人帶著兩孩子,難以兼顧;何況,他們也不一定會答應。”

她還是不答應讓他帶孩子們走。

費雲生沒有直接回答:“丞相,可還記得成歷八年十一月廿四那天?”

怎麽又聊回雪災賑災之事了?那天,不是費雲生找到她的日子嗎?

見江晚儀沒有想起來,費雲生自己作答:“那天是我們兒子的周歲生日。”

“丞相,到現在都不知道楚闊那孩子的生辰吧。”他也是剛在院裏見了兒子,私底下同朱雀他們順便問起闊兒的生辰,才想起這件事的。

他費雲生對江晚儀好得掏心掏肺,諸如成歷八年冬送溫暖的事豈止一兩樁?許多小事連費雲生自己也不大記得了,可因為照顧她而忘記孩子,足以讓他們倆都終生難忘。

他已經錯過了江晚儀,那他總不能再錯過陪伴自己孩子的機會。

低低的一聲嘆息,被風送入她耳畔,使得冷靜自持的女丞相面色紅了又白。

“我這個當爹的,做得並不好。女兒是我寵壞的,兒子又被我忽視太多。方才我去看了闊兒,連府裏最末等的奴役都敢欺負他,只因我們做父母的不重視這個孩子,那些個奴婢便狗眼看人低。若讓他留在府裏,我並不放心。”

“我已問過闊兒的意見,他願意隨我離開。”

“而侍身已打算好,無論今後去往天涯海角,都會帶著孩子們。”

費雲生神情堅毅,顯然是做好被拒絕也堅持的決定。他性格執拗,不達目的誓不罷休,江晚儀是知道這點的。

何況仔細想來,她因為不喜歡費雲生,對兩個孩子也很少過問,哪怕他們也是她的骨肉。關於他所提到的關於江楚闊的事,江晚儀聽起來只覺陌生。

捫心自問,公務當真繁忙到讓她完全忘記她還有江楚闊這個兒子嗎?無非是將對費雲生的不喜遷怒到了這個孩子身上,可闊兒又何其無辜。

是她自己不夠重視孩子們。而費雲生看起來也是真的很愛惜兩個孩子,起碼對於瀾若來說,十個娘親也比不上她阿爹一人。

江晚儀說:“我自知也對不住闊兒,因你的緣故,我總不太待見這孩子。雲生……麻煩你替我向他道聲歉,以後,好好對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