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章(第2/3頁)

對於其他作為孩子的嘉賓或許會遲疑的第一個問題,費曼幾乎是毫不遲疑和肯定地回答“會”,可對於第二個其他人都堅定不移答不可能的問題,費曼反而頓住了。

最後在工作人員催促的目光下,費曼呼出一口氣:“我想,我爸爸的孩子還是我……更好。”

另一邊,費昀也同樣在接受快問快答。

節目組準備的問題大體上差不多,只有細節上略有差別。比如多出來一個問題:“你最刻骨銘心的日子是哪一天?”

在前面,費曼的生日已經被問過了一次,費昀給出了如實的回答。這一次,費昀聽到問題後,卻像是愣住了。

從來都泰山崩於前而色不變的費昀,此時完美得如同面具的表情出現了一絲裂縫,在工作人員好奇的目光裏,費昀斂了眸,似乎有些沉痛地回答:“7月19日。”

誒?這個答案和他們想象中不一樣啊。

節目組出這個問題就是想聽爸爸們回答孩子的生日,無論是解釋是和孩子他媽共同的紀念日還是對自己孩子出生那天作為父親的難以忘懷都是不錯的答案。可沒想到費教授給出了一個與眾不同的答案。

於是節目組接著試探性地問過“那請問您夫人的生日是哪一天?”、“費教授您的生日又是哪一天”,在發現費昀給出答案都沒有相符合的日期後,他們還忍不住想繼續八卦。

三分鐘已經到時,費昀站起來提醒他們:“我想測試已經結束了。順便問一下,你們測試所謂的科學性何在?”

想要八卦的節目組突然失去笑容:對不起費教授,是我們打擾了,告辭!

當幾對主嘉賓全部結束測試被帶回節目的原本錄制場地時,總導演拿著他們的結果走了過來,面上看似低沉地說:“非常遺憾,沒有任何一對家庭通過我們的測試。”

眾人:……

剛才臨時被帶過去,對陰險狡詐的節目組這一手毫無準備的其他幾個嘉賓,不由心虛。問題並不算難,可只有最親近和了解彼此的人才能回答出這些再簡單不過的問題。而有時候,即便是家人也不一定知道這些問題的答案。

如果節目組是要以他們對彼此的了解程度作為評分標準,他們也許真的無法通過。

正當眾人悲憤地打算接受節目組這一坑人的後續時,往常只會在做任務的過程中站出來的費昀出聲道:“我的兒子最喜歡黑色,最愛吃椒鹽排骨,除了工作最愛的事還是做音樂和練舞,小時候的夢想是成為和我一樣的科學家,最崇拜的人……”

他頓下來,看了看驚詫不敢置信他竟然對這些問題了如指掌的費曼,緩緩道:“是我。”

“這些答案不會出錯,那麽請問你們的評分標準除了答案的準確性,是否具有其它的科學性依據?”

眾人大跌眼鏡,沒有想到對這些細枝末節如此肯定的人會是費教授。這幾天的相處下來,費家父子是他們裏面親子關系最冷淡的一對,既不像段無涯和父親段有元那樣什麽都會互相交流,又皮又逗又好笑,也不像許城南和父親許衛遠那樣上演大型中年婦女催淚八點档之“爸爸再愛我一次”。

看得出費教授不太會表達自己的情感,而費曼的表現有種下級對上級的服從,雖然慢慢地父子倆相處越來越融洽,但都能感覺得出參加節目之前費家父子的關系不會很親近。可現在看費曼的表情,費教授的答案應當完全正確……

那麽節目組的打分標準到底是?

總導演險些沒繃住表情,哈哈幹笑:“科學科學,我們節目組科學地……耍賴。”

講道理的話他們一定辯不過費昀,耍賴皮的話費昀肯定拿他們沒招。說到底,節目組就是要不惜一切手段進行交換家庭的環節,哪怕是冒著被費教授揭穿的風險,反正他們節目組哪期不是在危險的邊緣作死。

又一次被節目組玩了,得知真相的眾人暴走。

被費教授揭穿真相後,總導演在大家鄙夷的目光裏輕咳一聲:“好了,既然沒人通過測試,那麽接下來我們將根據抽簽為大家選定新的家庭。”

“這一次,交換家庭的環節將持續三天。”

“在這三天裏,大家會和自己新的爸爸/孩子一起生活和做任務。”

工作人員拿了一個抽簽筒過來,由五個孩子進行抽簽,抽完之後每個人手裏一支簽,標識著他們即將交換到的爸爸。

率先打開簽紙的小歌後霍青靈,緊接著她幾乎是興高采烈地跑到了段無涯的父親段有元旁邊,這一期的節目她的導演父親沉悶又嚴肅,這些天來壓抑得小歌後非常委屈。

段有元也哎喲一聲,滿意地叫了一聲:“閨女。”

巧合的是,段無涯同樣抽中了小歌後的導演父親,在小歌後幸災樂禍的眼神裏段無涯走到了導演霍希聲身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