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0章(第2/4頁)

就連吃穿用度,也是將自己本就不多的份例均出一份給彤語。

元春很寵彤語,若不是知道她沒壞心,還以為她想要原地再打造一個緋歌出來呢。

嬌養的宮女和當差的宮女在氣度上就不一樣,被曾經的才女用心教養出來的宮女就更出眾了。

彤語知道元春在宮裏的地位,她也知道她們只能老老實實才能活下去,再加上她本性極好,到是不曾因著元春的疼寵就忘了自己的身份和分寸。

因彤語懂事又體貼,也讓元春更疼她。而一旁的抱琴也是將彤語這個突然出現在她們跟前,讓她們主仆的生活不再如一潭死水的小宮女極有好感,多方照顧。

估計也是一腔母愛都傾瀉在這裏了。

主仆相依為命多年,彤語也一天天的長大了。看著自己注入了不少心血教養出來的姑娘,元春和抱琴開始想著彤語的將來了。

總不能跟著她們一樣在宮裏蹉跎了歲月年華,不過若是放她出宮,彤語已經家中沒有長輩了,讓她出去,豈不是更加無依無靠。

“前年老爺致仕了,如今管了族學。太太又上了年紀,家裏的事都是珠大奶奶管著。送到咱們府上……”想到賈蘭兄弟幾人都到了年紀,抱琴這話又頓住了,“奴婢聽說三姑娘的生意做的極大,不如請三姑娘照扶一下?”

雖居深宮,但宮外的消息也時常傳進來,惜春到底暴沒暴斃,元春懶得說什麽了。迎春的夫婿如今在兩廣,京城這邊,除了探春時常在京,姐妹們便沒誰在京城了。

早年她進宮前,並沒有修下什麽好,此時也不敢將她當閨女養大的彤語拜托給賈璉倆口子。自己家吧,她的那位長嫂也不似那種心裏不藏奸的磊落人。

“若是寶玉成家了……罷了,托人給三妹妹遞個消息吧,好歹我們也是親姐妹。”哪怕她過繼出去了。

抱琴點頭,自是記在心裏不提。看了一眼元春,仍是提起了寶玉。

“再沒想到寶二爺竟然會跟著東府的敬大老爺一處修道。”一路從秀才考到二榜進士,誰成想,前腳放榜這位後腳就拜別了父母去城外家廟跟著賈敬修仙問道去了。

賈環和賈蘭幾個春闈都落榜了,只寶玉榜上有名。然而賈家好不容易出了一個進士,竟然又修仙問道不理世事了,你說這氣不氣人。

打也打過,罵也罵過。最後仍是隨了寶玉的願,可寶玉隨心意了,旁人的日子卻愁死了。

有人說賈家不能出進士,因為一出進士就會出家。

這種話一聽就是無稽之談,可架不住就有人信了。

當然,有人是真的信了,有人是假的信了。

王夫人的兒子出家,趙姨娘的兒子也沒別想考進士了。於是王夫人相信了,不叫賈政唯一的兒子考進士。

趙姨娘半信半疑,不過自家兒子不能考進士,她也不會看著旁人考。這位直接將賈珠那一房的哥兒都拖下水了。

那大家就都不要考了嘛。

╮(╯▽╰)╭

反正就是宮外的賈家二房每隔幾年就要鬧騰一回,然後叫元春在宮裏都能覺得煩燥的想咆哮。

其實早就在寶玉不肯成親,也再不肯對房裏的丫頭有輕薄之舉時,就可以看出來寶玉變了。可惜當時誰都沒在意,只看到寶玉成天拿著書本在看,就以為他在上進,一心苦讀。

這就是不識字的壞處了。

王夫人識字不多,賈家的丫頭也沒幾個識字的,所以誰都不知道寶玉看的是太上感應篇,道家典籍,佛家經藏這一類超脫紅塵的東西。

然後寶玉在這裏看,那邊還高興的三餐加點心……很是鼓勵的樣子嘛。

去書院讀書,雖然沒像家裏似的那般被照顧到,但是他看四書五經的同時也看這些書,書院的先生覺得看這些書可以有效的調節學生的心態,只叫他不要移了性情便不管他了。

當然了,有的先生還熱心的給寶玉介紹了幾本他曾經看過的,特別有深度,讓當年落榜的他特別有感觸的道家典籍。

這一來二去的,寶玉就走上了一條命定的,但並非家人期待的路……

王夫人一生二子一女,一子殤,一子出家,唯一女雖貴為皇妃卻經年不得見。

長子雖有子嗣傳於世,卻到底隔了一輩。再加之王夫人早年一心撲在兒子身上也沒對幾個孫子上心過。此時除了用孝道讓孫子對她上心外,也沒什麽感情基礎就是了。

王夫人怎麽也沒想過,臨老臨老她竟然要靠著庶子過日子,也是一種諷刺了。

趙姨娘也沒想過她多年夙願竟然會以這種無厘頭的方式實現了,但這並沒讓趙姨娘有多少喜悅。

早就對賈政沒甚感情的趙姨娘,其實早就做夠妾了。她也想當家做主當個老封君。

她就想著哪天賈政咽氣了,然後他們這一房就可以分家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