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9章(第3/4頁)

……

探春那裏是商場得意,情場還沒找到門的狀態,而惜春那邊卻漸入佳境。

京城人大多瞧不起西北或是關外一些偏僻之地出來的人,覺得他們尚有許多未教化的毛病。然而在很多地方,那些毛病在女人看來卻是極為可愛的。

就好比某些少數民族女兒尊貴,男子卑微。家裏世代女人做主,男子不得參與任何家庭會議。

那裏若不是只是偏遠部落,到是更像緋歌話本裏的女兒國。

西北那裏的人,女人熱情開朗,男人熱血豪邁。不同的風俗也讓他們有著有別於中原的生活習慣。

雖然不是女尊男卑,男女平等,但卻沒將女人看輕看低。男人可以撐起業家門戶,女人也可以如此,而不被人當成異類。

西北出來的霍二,性情不錯,眼界也寬,不似中原大多數男子那般教化迂腐,將女人輕賤。

只見他不以惜春是中原人,用中原禮儀要求惜春,還親自按著西北最高求親規格為惜春親手打獵紅眼赤狐,就可以看出來他多年讀書做學問,只是讀了學,做了學問,沒放棄西北漢子的本性。

中原人講究孝道,女人還講究三從四德。

惜春以前從來沒想過的問題,在和西北妹紙閑聊的時候才有一種恍然大悟的心境。

三從中,女子在家從父,出嫁從夫,夫死從子。說的是女子哪怕做了母親,在丈夫身前聽丈夫的,在丈夫死後也要聽兒子的。

而中原的孝道,說的又是子孫晚輩要孝道父母長輩。

那麽這個孝順裏,是包括母親的。

那麽既是要孝順,那為什麽還要讓母親聽兒子的?

這本身就傳在極不合理的矛盾。

╮(╯▽╰)╭

這個話題,惜春在某次霍二陪她閑聊時笑著提了出來。霍二笑眯眯的看著惜春面上不一副天真不解,但眼睛去灼灼等他回答的樣子,不由心下一凜。

這是道送命題。

“你是中原人,我是西北人。今生能得你為妻,自然事事以你為尊。”真按著中原的三從讓自己母親聽兒子的,那才是最大的不孝順和諷刺吧。而且,夫妻一體,人家好好的閨女嫁到你們家,你還瞧不起人家,這也不是人幹的事呀。

話說,這中原人就是能折騰誒。

.

惜春和霍二的親事辦的很著急,所以也省了不少繁文縟節。

之所以辦的那麽著急還是因為今年翰林院庶吉士放館比往屆早了半年。

然後迎春夫婿提前放館授了官,倆口子便要帶著孩子赴任去。

迎春夫婿授的是贛南那邊的地方官,這是早前家裏就托人留意過的。此時出京自有官差開道,官兵護衛安全無虞。

惜春雖然頭一次出門旅行就經歷了西北的馬賊流寇和沙漠風暴,但一路所見所聞,到底將這顆圈禁過的心弄得蠢蠢欲動,不甘死守京城。

至於霍二,十年內都不得科舉的男人,與其天天在家裏看書,還不如陪著媳婦到處走走看看。

人不都說了,讀萬卷書不如行萬裏路。

跟著迎春夫婿去任上,惜春玩了,樂了,他也能增長點見識,還可以旁觀一下自己這位不知道從什麽親戚關系論而得出來的二姐夫如何當官。

先見習一下,將來總能用得著。

行叭,上次跟著探春的商隊蹭旅行,這次跟著迎春家的官差隊伍蹭出行,也算是另類的一碗水端平。

不過說起這個,惜春就不得不遺憾的說,本來那年秋裏探春是要去江南販貨的,但那年秋天趙姨娘狠病了一場,到底耽誤了探春出行,也叫惜春的江南遊成了泡影。

其實最開始的時候趙姨娘壓根就沒有病,她這是換了個套路催探春成親呢。

可惜道高一尺,魔高一丈,讓王夫人鉆了空子。

王夫人和趙姨娘也算是鬥了一輩子,趙姨娘能在王夫人這樣的主母手底下還生下一子一女,獨占賈政寵愛多年,可見早就成了王夫人的眼中釘,肉中刺。

再加上賈環如今讀書上進,在讀書上雖不及寶玉通透,卻也是個好苗子。加之賈環考中秀才這事竟然露了風聲出來,就更讓王夫人著惱了。

雖然王夫人看不上秀才這等末等功名,可問題在於她的心肝寶貝寶玉沒有不是嗎。

本來這事是藏著的,卻不小心泄露了出來。趙姨娘見此也不藏著掖著了,將賈環誇得天上有地上無。這就更紮了王夫人的眼。

再一個趙姨娘以前手頭緊,有點銀子就想著給賈環和探春留著。後來陸陸續續從探春那得了不少銀錢花用和時興的花樣首飾,人穿戴上去了,手頭又充裕了,也舍得打賞銀子了。

二房帶出去開府的下人還是榮國府那一批最會踩高捧低的那些家生子,這一來二去的,原著中怎麽捧著寶釵踩黛玉,現在就怎麽捧著趙姨娘母子踩王夫人和寶玉這對母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