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3章

林家姐弟去榮國府寄養的事,早在年前便已經定了下來。

因有小娃娃在,又有從各個方面知道的榮國府的那些破事,林如海是又擔心又不舍。

權衡了利弊之後,林如海最後仍是決定送黛玉姐弟去京城。

覆巢之下無完卵,留在身邊也未必是好事。

就當這是林家的一場豪賭了。

賭贏了,黛玉得到歷練,兒子也能平安長大。若是賭輸了……再壞又能壞到哪去呢。

黛玉雖然年紀小,但她足夠聰慧,自幼也是被正經請了先生,充作兒子教養長大的。

林如海只是簡單的說了些必須送她們姐弟走的原因,黛玉便知道了此行的必然性和重要性。

接受這樣的安排後,又得了林如海許多叮囑,也叫黛玉充分的有了一個當長姐的意識。

長女,長姐,再不是一個個模糊的詞,而是一份責任和擔當。從此黛玉的人生怕是會少了許多悲春傷秋的時間了。

此時父女倆說起出行的事情,多了幾分志在必得,破釜沉舟的同時,也少了幾分離別鄉愁。

為女弱,為母強。林如海便提議讓肖姨娘也跟著進京去,有親姨娘在身邊照顧孩子,總比旁人用心些。

“我兒不必擔心肖姨娘不服管束,到了京城,你們依附榮國府而居,自有你外祖母為你掌目。”

若肖姨娘對黛玉不敬,老太太必定第一個不依。若是老太太對孩子們不好,肖姨娘也不會眼睜睜的看著,什麽都不做為。

雖然肖姨娘入府晚,但肖姨娘的脾氣性子,林如海自認多少了解幾分。

怕是一但黛玉姐弟受了什麽委屈,她就會找理由帶著黛玉姐弟回家。

用肖姨娘和老太太互相牽制,無論從哪個方面看,這倆個地位懸殊的人,都能成為彼此的掣肘。

黛玉對平衡之道還有些懵懂,聽父親如此說,也認真的點頭應下。

“父親放心,我與弟弟是這世上最親的人。弟弟是咱們林家的根,女兒一定會照顧好弟弟,不叫他受半分委屈。”頓了頓,黛玉又道,“父親要早點接我們回家呀,女兒才疏學淺,未必能夠給弟弟啟蒙”

黛玉想到榮國府的姑娘和哥兒都是緋歌啟蒙,帶著讀書學東西。整個人都不好了。

畢竟緋歌不但樂器彈得匠氣十足,便是詩詞上的理解也差強人意呢。若真叫緋歌啟蒙,黛玉真擔心會耽誤了她弟弟。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這樣的千古名詩讀出來,想到的竟然是窗戶的大小和床鋪要怎麽擺放才能看到滿地霜和明月……黛玉搖頭,覺得好好的詩都讓她折辱了。

她爹爹是前科探花,弟弟便不是狀元這才也不能落太多。真叫緋歌教下去,怕是考舉人都難吧。

林如海似是也想到了這個問題,對於自已外家又生出幾分擔憂和嫉妒。

這就是子孫多了,不當回事了。

隨隨便便養廢幾個,都跟玩似的。

他林家想都不想,真真讓人嫉妒嘞~

╮(╯▽╰)╭

世人都說福無雙至,禍不單行。但今年仿佛是個例外。

林家有了傳承的嗣子沒幾天,金陵那裏,甄士隱也成功的得到了英蓮的消息。

甄士隱為了找女兒,放棄了自己的真性情。

結交一些鄉紳權貴,也不吝嗇重金投石問路。就連街面上的三教九流也都得過甄士隱不少的助力。

混來混去,竟也混出個大善人的名號。

如今雖然無官無職,薄有資產,卻也是招呼一聲就能上梁山的人物。

誇張了,誇張了。

不過意思差不多就是那樣了。

自打緋歌來報信,甄士隱等到秋闈放榜,又與幾個考上的舉人做了一回話別,這才從書院請了假帶著封氏去了金陵。

到了金陵,自是與各方人士聯絡一回感情,後又悄悄將自己夫人得菩薩指點,失蹤的女兒就要回來的消息半真半假的透了出去。

之後帶著人日日守著金陵的幾個城門。清晨城門打開的前一刻準時等在那裏,一直到日落西山城門關閉才會帶著人回去。

甄士隱和緋歌派去的兩波人正好是三條線。

一條守著城門,一條守著馮淵,另一條則在接了緋歌的口訊後,由林之孝一個人親自守著薛家的薛蟠。

正月初七這日,那拐子帶著英蓮普一出現在金陵城,便先被甄士隱的人發現了。之後不用多說,兵分兩路,一路跟著那拐子,一路通知甄士隱帶著老妻過來相認。

眉心胭脂痣,身上胎記和與幼時變化不大的眉眼都能證明那個一身懦弱氣質的姑娘就是甄家的英蓮。

封氏抱著失而復得的閨女哭得肝腸寸斷,甄士隱也是喜極而泣不能自己。

丟了那麽多年的心頭肉,終於找回來了。

封氏帶著閨女先回家,甄士隱帶著人壓著拐子去衙門。因知府病逝,先上任的知府還未到任,甄士隱便先將那拐子交給了捕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