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4章 血玲瓏(5)(第2/2頁)

偏偏拈著胡子的楊老院正還在旁邊正氣凜然的,說“陛下血氣雄渾,勤換著藥粉、束帶,傷口長好的時間也要比尋常人快上許多”。

殷長闌左耳進、右耳出地聽著底下的“朝廷肱骨”們互相揭底/褲,一面心裏不著邊際地思量著該把老楊太醫安排到什麽地方去,才不顯得他屈用棟梁之才。

——又能稍解他心頭之恨。

分轄鴻臚寺事的禮部侍郎因為大理寺卿指責自己“監管不力,以致出此紕漏”,氣得拿起笏板追打了大理寺卿七、八步,轉頭就把五城兵馬司拖下了水:“……領城門衛事,如何不謀其政!值如此盛事,本應早做防範,卻因為衛守的疏忽,枉縱狂徒,放虎歸山……”

已經托病許久沒有上朝的行兼五城兵馬司指揮使容玄渡難得地露了個面,就大馬金刀地坐在那裏,面沉如水,穩如泰山,好像什麽都沒有聽到似的。

殷長闌微微一哂。

他把目光落到了坐在最前頭、拈須沉默許久不置一詞的甄恪身上。

甄恪眼瞼低垂,像是對天子的目光一無所覺。

看來他今天是不想說話了!

殷長闌淡淡地收回了視線。

聽著他們這個時候看似無所顧忌、實則克制而目的明確的對話,抽絲剝繭地將每個人安放在利益版圖正確的位置上,這樣的事於殷長闌而言已經輕車熟路,但他在這個時候卻難以抑制地生出種厭倦來。

在這裏與這些人浪費生命,還不如回去陪著阿晚吃一盞茶,說一說話。

他拂袖而去。

勤政殿中吵吵嚷嚷的群臣像是被掐住了脖子的野鴨,聲音都戛然而止,眼睛瞪得大大的,全然沒有想到這位天子會做出如此不顧惜顏面的舉動。

站在隊列後頭充作個木頭樁子,全程沒有插過話的禦史大夫翁博誠幾乎要笑出聲來。

皇帝,可真是個性情中人。

難怪那個時候會對他說出“令愛久留在貴妃宮裏,於情於理都有些不妥,府上還是早些接了回去的好”!

不過,性情中人也有性情中人的好。

這個時候來這樣的一手,想必無論是哪一邊都摸不清皇帝的心裏的底細,不知道他究竟想要怎樣處置這件事吧。

就連容家也坐不住了——兼城門衛之責的五城兵馬司,先後兩回親自放走了西番使團中唯一在逃的嫌犯,偏偏五城兵馬司從來都被容家二爺當做是自己的親兵,一向水潑不進的,更偏偏這個時候容玄明還不在京中。

這麽多人影影綽綽地把話頭往容家身上引。

也不知道幾分是借題發揮、打落水狗,幾分是因為容氏女在宮中一身獨寵,已經成了許多人眼底心頭的大患?

翁博誠不動聲色地站在同僚的隊列中,等著皇帝身邊的內官出來收拾善後。

殷長闌拂袖出了勤政殿的大門,禦輦就已經停在了階下。

朝會上雖然出了意外,於存卻因為護駕及時、功大於過,遷龍禁衛指揮使,總/理宮闈防衛之事。

安排在殷長闌身邊的禁衛重新犁過了一遍,正是極勤勉而忠謹的時候,前呼後擁地簇著殷長闌上了車。

容晚初卻不在鳳池宮裏。

留在宮裏的素娥給殷長闌行了個禮,小心翼翼地道:“是寧壽宮使了人來,說是十二皇弟身上似乎不大好,太後娘娘心中十分的擔憂,因此請了貴妃娘娘、賢妃娘娘、德妃娘娘都去侍疾……”

殷長睿的身上還沒有正經的封號,遷進宮中居住,宮人也只能以“皇弟”來稱呼他。

殷長闌聽著,眉峰就高高聳了起來。

他點了點頭,道:“朕知道了。”

轉頭上了車,就吩咐道:“去寧壽宮。”

寧壽宮的宮人沒有想到皇帝會在這個時候駕臨。

玉枝見他神色冷峻,眼神有些懾人,不由得有些戰戰兢兢地道:“陛下,太後娘娘在後頭佛堂裏誦經……”

殷長闌打斷了她的話,問道:“貴妃娘娘在哪裏?”

玉枝呆了一下,才道:“貴妃娘娘和賢妃娘娘一起陪著皇弟殿下,還有郡主也在……”

她話音未落,殷長闌已經大步流星地往裏闖了進去。

玉枝不知道發生了什麽,不由得跺了跺腳,連忙拔腿追了上去。

容晚初和甄漪瀾一左一右地坐在寬闊的殿閣裏,裏間有幼兒的啼聲止不住地響著,偶爾間有殷/紅綾低低的安撫言辭,又很快被哭聲蓋了過去。

宮女躡手躡腳地走進來,在容晚初身側屈了屈膝,低聲道:“陛下來了,請娘娘出去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