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五章(第2/3頁)

程季川端起桌上的咖啡喝了口,緩緩的又說:“別不信啊,我以前演了一個心理醫生,花了半年學習揣摩,不是亂說。”

他心裏有些怪異,季玉和她樂隊的主唱,一個溫柔似水,一個冷酷如冰,自己怎麽會認錯,關鍵是現在知道了,還是覺得他們很像。

大概是水和冰其實是一種東西,只是形態不同。

季玉成功的說服人,程季川自己來錄制不算,還拉了一個圈內的朋友,

趙琳琳是影後,因為生孩子已經一年沒有開工了,但是她拿了不少獎杯,咖位在那裏,可以一輩子吃老本。

這档節目有了這兩位坐鎮,聽著就讓人覺得震驚。

雖然還在籌備階段,卻莫名讓人覺得很專業,有逼格。

制作組又邀請了兩位拿過電視劇大獎的演員,添補了另外兩個評委席的空缺。這樣一來,光是邀請評委的預算就不少。

經費燃燒的速度非常快。

準備就緒,節目組向各大影視公司,發出了邀請,希望能推薦合適的演員參加節目。

如果是真的一線或者流量,當然不會參加這種節目,如果表演失誤出車禍,會造成很不好的影響。

而且節目組像銅墻鐵壁,言明不接受保送晉級。

但這個圈子從來不缺有實力的人,有出道不久的新人,也有戲路窄事業不順的老人。

節目這樣的卡司,收視率絕對不會低,吸引了一批有實力的演員報名。

官宣之後,網絡上各種消息不斷,季玉她正陪著沈淮麟參加《請聽我唱歌》。

制片人知道她是音樂博主,節目裏,有意的讓她去點評現場歌手的演唱。

季玉點評不帶任何的個人觀點,只是討論現場表演。

哪位歌手慢了一拍,還有中間的爆破音有問題,換氣的時候有點不穩。

第二現場的等候上場的幾位歌手,本來抱有懷疑的也都服氣了。

如果不是專業人士,聽不出這些的!

這期節目播出去,那絕對會打臉質疑的季玉的黑粉。

雖然不是音樂學院畢業的,但這位音樂素養一點都不差。

《請聽我歌唱》的制片人,也插了一句話外音,說這次節目邀請了不少音樂博主,也包括那位“每天睡不醒”。

但當時對方是拒絕的。

誰也沒想到,其實本人已經在現場!

歌手就剩最後的七強,這档節目再錄制一個半月就結束了。

如今競爭已經到了白熱化的地步,很多歌手不滿意節目組給的原曲,都得自己後期改編,有時候會帶十幾個人過來,包括契合自己的樂隊。

錄制節目結束,後台擠滿了人。

這次沈淮麟拿了全場第三,和季玉預估的名次一樣。

――

錄制結束,季玉連夜趕回家。

她第二天上午去了《這就是演員》的現場,不過這次她是幕後。

季玉學東西很快,多看多觀摩總沒有錯。

最近專業競技類節目如雨後春筍一般冒出來。

這档節目開通了官微,而且首期錄制的嘉賓名單也出來了。

雖然不全是流量,但基本都有讓觀眾耳熟能詳的代表角色。

節目更是打出“發現被忽視的好演員”口號,十分的吸睛。

評委程季川自帶熱度,正在籌備的階段就關注度不少。

影帝這幾年公開活動太少了,能參加這档綜藝,粉絲覺得像是在過年。

程季川只是出道的時候,參加過綜藝,後來拿獎到手軟就推掉了這類邀請,這次他來當《這就是演員》的評委是專業對口。

畢竟誰都沒法質疑程季川的演技,那麽多獎杯擺在那裏。

第一期一共有四組表演嘉賓,每組兩到三個人,抽簽決定表演的片段。

同組的人商量角色的分配。

季玉比較意外的是,俞清也來報名參加了。

俞清這半年來事業一直不順,經紀人建議她來接這個通告。

這好歹是她所屬經紀公司投資的節目,同期人也是她名氣最大。

於情於理都不應該第一期就被淘汰了。

俞清看到後台的季玉有些意外……不過轉念一想,這位和程季川關系不錯,應該是來玩的。

她倒是聽說季玉在募資,收購了一些公司股份。

但不知道季玉有參與制作這個節目。

俞清覺得兩個人的恩怨早就翻篇了,對方不至於小氣到來搞自己吧。

當初她加入樂隊被拒絕,退一步翻唱《撕碎》,本來是想吃紅利,沒想到被季玉這個原作吊打,還踩著她營銷。

對方那時應該很爽吧。

這档節目鏡頭會全程跟拍,表演嘉賓的互動交流、同組選手相互競爭和合作,最後才是呈現在舞台上的表演。

俞清沒有太把季玉放在心上,專心去和同組的人搶戲份最重的角色。

同組的三個人,她名氣最大,難道不應該把戲份最重要的角色給她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