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9章(第2/2頁)

看著他望著王妃的寵溺神色,還真想象不出,他曾經對自己的王妃大打出手過。

於是不免有些機靈的夫人們有些頓悟,越發篤定淮陽王這是欲蓋彌彰。

不過崔行舟壓根不在乎別人是如何想的,他只是在明晃晃地告訴那個敢給他夫人遞字條子的人,這是他崔行舟的王妃,誰的馬車也接不走!

劉淯看崔行舟也來了,只連場面上的客套的笑容都懶得維持,態度冷淡道:“崔愛卿不是該巡視軍營嗎?怎麽來了這裏?”

崔行舟更懶得客套,淡然道:“公務處理完畢,自然可以回家休息,倒是陛下不是該在小西園狩獵嗎?怎麽來到了賤內的園子?真是讓人誠惶誠恐,蓬蓽生輝啊!”

一旁的綏王看著他們有些水火不容的架勢,不由得心裏一喜,順便閑閑地澆油道:“萬歲爺聽聞淮陽王妃在小西園做詩社,一時詩性大發,便來了此處,果然領略到了王妃作詩的風采,叫人看了就難以忘懷啊!”

柳眠棠飛快地瞟了一眼綏王,突然開口笑道:“綏王倒是又勾起了我的詩性,想要獻醜和詩一首呢!”

綏王一挑眉毛,道:“我居然能勾得王妃的詩興大發?自當洗耳恭聽。”

柳眠棠順手拿起作詩時,打拍子敲擊的缶槌,咚咚咚地敲了起來。那聲音仿佛是空蕩蕩的腦子在嗡嗡回響。

只敲得在場的眾人都紛紛側目,詫異地看著王妃敲木魚時,她才開口誦道:“一只鷸來,一只蚌。互相鉗咬真是忙,一個老翁立一旁,手到擒來不慌張,不慌張!”

伴著最後一聲,才高八鬥的淮陽王妃咣當又敲了一聲,表示圓滿結束。

然後在眾人的瞠目結舌裏,她笑吟吟地問綏王:“還請綏王猜猜,您是那只長舌的鳥,還是縮在殼子裏的軟貨,又或者是那個老而不死的漁翁呢?”

這種毫不客氣地指名道姓的罵法,真是滿京城裏難找!這他媽的是一詩三罵啊!既罵他長舌搬弄是非的鳥人,又罵他是個老不死的稀軟貨啊!

“你……”綏王氣得差一點就要掀桌子打人了!

一旁的眾人也聽得瞠目結舌,有些咬不準王妃是當著滿京城才子們的面前,認真地做了一首罵人的打油詩嗎?

不過李光才大人卻率先鼓掌道:“好詩!既用了鷸蚌相爭的典故,提醒世人莫要兩強相爭,讓心懷叵測之人渾水摸魚,又打破了律詩絕句的格局,返璞歸真,深入淺出,詩意雋永深遠啊!”

眠棠也很是欽佩地看著李大人,心裏很是替他嘆息,若是早在幾年前,李大人就有這種睜眼說瞎話,滿嘴阿諛奉承的功力,何至於當初被同僚排擠,哄攆出了京城?

不過李大人起了頭,於是阿諛奉承之言,便也接踵而至。

劉淯聽了柳眠棠的不著調的打油詩後,卻一時沉默了。

被柳眠棠毫不客氣的提醒之後,他也隱隱後悔,自己的確不該受了綏王的挑唆魯莽地來到小西園。

如今仰山的舊部一個個自恃居功甚偉,自成一黨,難以調度。他雖然先前罷免了孫將軍。可是他的舊部黨羽甚多,雖然現在賦閑在家,卻是依舊牢牢操縱著他的舊部們。

而石家雖然有些勢力,卻難以與太皇太後的宮家相抗衡。若是再失去淮陽王的支持,他就是任人魚肉的鷸蚌,談何去保護眠棠?

而崔行舟則是若無其事地向皇帝敬酒道:“不過萬歲既然來了,自當享用下小西園的美酒,一會臣會陪萬歲前往西郊,定要擎蒼牽黃滿載而歸!”

劉淯知道崔行舟是在給自己的台階下,也勉強笑開道:“若是沒有淮陽王的神弓助力,西郊狩獵當真是索然無味,你陪朕飲下這杯,我們君臣二人,便一同上陣狩獵。”

這時那些夫人們才慢慢醒悟到,原來陛下來小西園是特意找尋淮陽王一同打獵的啊!

淮陽王當真是蒙受盛寵隆隆啊!

一時間,君臣二人原本劍拔弩張的氣氛大消,兩人和顏悅色,推杯換盞,然後真的起身去打獵了。

萬歲這麽一走,場面似乎清冷了不少,崔芙卻後背冷汗未消,悄悄問眠棠:“你可真敢說,這麽樣豈不是連萬歲都一起罵了?”

柳眠棠心裏冷哼一聲,若不是不方便,她豈止要罵,還想打那不懂事的皇帝一頓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