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10章 可不能敗(第2/2頁)

洪雋等幾位先生提點孫祈,除了登基大典,他眼下還要關心軍務。

蔣慕淵行大典之後斷不會放任南邊,彼時將士南下,江南如何抵擋?

必須收攏兵力,與北邊隔長江而治。

孫祈豈會不想?

可肅寧侯在外平亂,孫祈幾次催他回來,肅寧侯都是各種推脫,顯然是不肯站在孫祈這一側,也不願交出兵權。

孫祈只能退一步,征召肅寧侯麾下其他領兵在外的將領,又數次請成國公進宮。

成國公每次都來,該點頭就點頭,該搖頭就搖頭,態度上挑不出錯,但孫祈總覺得不是那麽個滋味。

因為成國公交出了兵符,卻沒有交出兵來。

他先前帶著平叛的那些兵,在他回來之後,就全被肅寧侯抽調了,連段保戚都走了。

各處都人手不齊,抽調是極其尋常的事兒。

若非成國公有舊疾,平了安慶、池州後舊傷復發,兩條腿直發顫,他也領兵出去了。

應對完孫祈,成國公回了宅子,一面烤火,一面嘆氣。

他知道小公爺對他們程家恩重,小公爺無論支持哪一位皇子,哪怕不是皇子,只要姓孫,他們程家都義無反顧的支持。

這一點,在安慶時,他和蔣慕淵說得明明白白。

可若那個要登龍椅的是小公爺自己……

成國公不是沒有掙紮過,他前些年的確受了順德帝很多斥責,但罵得有理,的確是程家做事不對,才引來了順德帝不滿。

可更早時,程家是受了孫家不少恩榮提點的。

他們不是開朝功臣,卻能一步到位、得封國公,可見彼時榮寵。

現在要推翻孫家,成國公心裏過不去,可選擇效忠孫家而討伐蔣家,他也做不到。

無論哪一種,都是“恩將仇報”。

成國公苦惱了好幾天,才下定決心。

彼時榮寵,是順德帝的爹給的,順德帝和他的爹都不在了,那程家就聽順德帝的娘、太皇太後的話。

太皇太後選了小公爺,那他也這麽選。

反正他手裏沒兵,孫祈還能讓他單槍匹馬上戰場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