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15章 以彼之道(第2/2頁)

經過一段時間的過渡和銜接,洛林遊擊隊和抵抗組織卸去了戰時的重任,勇敢的戰士們又回歸地方治安部隊和預備部隊的身份,而魏斯作為這片土地上最具傳奇色彩的抵抗者,也自然而然地回到了洛林的行政長官的角色。跟上一場戰爭結束後的情形相同,擺在他們面前的任務是重建和恢復,而在這兩方面,他有過一次相當完整的經驗。在最為艱難的戰爭歲月中,他期盼著這一天早日到來,心中早有了計劃,因而輕車熟路地展開工作。這種高效的做法令民眾感到放心,也讓外界諸多稱贊。

就在魏斯以為自己的戰爭歲月就此結束著,軍方派來了一位“老熟人”——他在巴斯頓軍校的校長梵洛。現如今,白發蒼蒼的他是聯邦最高軍事委員會第三副秘書長的,他的到來,並非是為洛林的戰後重建助力,而是受最高軍事委員會的委派,組織研究遊擊與反遊擊作戰——之所以會出現這種戲劇性的變化,是因為聯邦軍隊在攻入諾曼本土之後,迅速占領了諾曼帝國東部地區,但諾曼人並不打算放棄抵抗。在聯邦軍占領區,諾曼軍民也組織起了遊擊作戰,而且他們的效率和技巧讓聯邦軍隊大為驚訝。

在跟梵洛的面對面交談中,魏斯得到了一個明確的信號:多年來的傳統,讓軍方非常抗拒“軍政同體”,除非他願意放棄政界身份重新加入軍隊,否則,軍方不可能委任他正式的職務。

梵洛解釋說,退伍從政並非是對軍隊的背叛,軍隊將領們抵觸的不是某個人,而是擔心政界的思維和行事方式會讓軍隊形成他們憎惡的風氣。在他看來,洛林州長官的身份既是洛林民眾的信任,亦是外界對他能力和聲望的認可,得來不易,最好不要輕易放棄。

聯邦軍隊擔心被政界的風氣“汙染”,可他們的機制體制並不像自我標榜的那樣“清明”,魏斯自然不會為他們的條件所動,因而特意感謝了梵洛的理解,亦表示自己將以力所能及的方式協助他研究分析諾曼人的遊擊戰術,探尋破解之道。

在了解諾曼式遊擊戰的具體情況之前,魏斯向梵洛詢問,聯邦軍隊在擊敗諾曼人之後作何打算——是長期占領還是戰後撤離。

“我無法給你準確的確定的答案,因為很多事情並沒有最終敲定下來。從我的視角來看,聯邦軍隊有可能會在諾曼帝國維持軍事占領,但不是全面占領,而是象征性的。聯邦的自由精神決定了我們不會像諾曼人一樣謀奪他國領土,只是前前後後三場戰爭讓我們吃盡了苦頭,我們不希望諾曼人時隔10年、20年或者是30年再次卷土重來。我們要確保他們接受和平協定,並長時間地貫徹下去,所以我們覺得有必要維持一支占領軍來監督他們。按照初步設想,這些占領軍會選擇若幹個駐紮地區,未必會在他們的首都,但一定會在他們的工業地區,直接觀察和監督他們的工業生產,防備他們重整軍備。”

“如果是這樣的話,我個人的建議是采取相對溫和的占領姿態,即:在正面戰場上盡快擊敗諾曼軍隊,而在占領區維持寬松的策略,以免與諾曼民眾的關系激化。以我們對諾曼帝國的了解,很多民眾只關心自己的生活,對國家戰略、戰爭勝負並沒有明確的態度。如果占領軍對他們維持正常生活沒有太大的影響,他們應該不會有強烈的反抗情緒。當然了,這只是我相對片面的理解,也許不同地區的諾曼人會有不同的性格和情緒。畢竟在上一場戰爭中,我們只是前往了諾曼帝國西部的一個地區。和平年代我們,去過他們的首都,也在北部和東部地區訪問過。別的不說,我覺得諾曼人特別是普通的民眾,並沒有我們想象中的那樣暴虐成性。”

梵洛想了一會兒:“你說的沒錯,但是現在,面對占領軍,他們有種特殊的情緒,那也許跟他們近代以前的經歷有關——他們認為自己的領土神聖不可侵犯。他們可以放棄對外擴張,也可以放棄征戰殺伐,但他們不願意忍受被敵人占領。所以在諾曼軍隊撤退之後,民眾的抗拒情緒非常強烈,甚至有使用簡陋武器向我們發動襲擊的情況存在,而且不是個例。對於這些襲擊者,我們提高警惕就能夠防備,真正讓人頭痛的是那些有一定組織度,並且得到了諾曼軍隊支持的遊擊隊。他們行動靈活,神出鬼沒。在一些地區,我們嘗試著改變策略,讓軍隊收縮到軍事據點,以便於控制整個地區,但這樣一來,諾曼軍隊就有了更多的戰術活動空間。他們可以策應正面戰場,向後方投送少量精銳的空降部隊。”

魏斯將梵洛傳遞來的信息歸納整理分析,得出一個結論:“如此看來,諾曼人是吸取了我們展開遊擊作戰的經驗做法,用差不多的策略來對付差不多的對手,說起來,還真是令人蠻頭疼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