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12章 救援策略(第2/3頁)

在這波瀾壯闊的戰場上,斯蒂芬·周和他的攻擊機顯然不是孤獨的存在。視線可及的範圍內,作戰飛機一群接著一群,形成了鋪天蓋地的壯觀場面。粗略估計,同一批次出動的戰機超過了1000架。

從各處前線機場起飛的作戰飛機,在洛林東北角匯集在了一起,浩浩蕩蕩的殺向了洛林的腹地。前面三天的戰鬥,諾曼人打的極其堅強,聯邦軍隊也是不遺余力。很多年輕飛行員從未見過如此激烈和慘烈的戰鬥,而對於史蒂芬·周這樣的老鳥來說,這般程度恐怕也僅次於上一場戰爭初期的北方邊境戰役。所不同的是,那時候雙方的飛行主力艦還是戰場上耀眼的主角,作戰飛機雖然發揮了重要作用,但無論是在戰略還是戰術上,它們還夠不上核心的角色。

現如今,飛行艦艇和作戰飛機的地位已經調換位置。

經過前三天的激烈拉鋸戰,聯邦軍本土作戰的優勢盡顯無疑。諾曼人戰術方面雖有很高的素養,並且做了精心的布置,竭力搶占先手,但他們整體形勢衰微,在洛林戰場的投入已有些強弩之末的感覺。三天的高強度作戰,似乎已經是他們所能堅持的極限了,尤其是在第三天的午後,他們已經明顯跟不上戰鬥的節拍了。

清晨,當聯邦軍的千機大編隊殺進洛林空域,諾曼人的作戰飛機從三個不同的方向迎了上來,但每個方向投入的兵力不過是百多架。戰鬥開始後,又有一些飛行艦艇帶著作戰飛機從高空殺入戰場。這樣一場實力對比懸殊的空戰,結果沒有任何的懸念,但即便如此,諾曼人還是在戰場上展現出了他們引以為豪的韌勁。幾乎每一架戰機都在拼力死戰,它們盡可能運用小組配合,以出色的戰術素養制造局部優勢。然而,這種拼搏無法跳出實力的束縛。視線範圍內可見的諾曼戰機越來越少,聯邦軍機群雖然零零落落,總體上依然保持著銳不可當的氣勢。

在戰鬥機打開空中通道後,聯邦軍的攻擊機和轟炸機蜂擁而過,朝著諾曼人的航空設施和集結區撲去。他們的攻勢水銀瀉地,順暢程度明顯超過了前面三天,但如果就此以為諾曼人把所有能調動的作戰兵力都投入到了第一波次的攔截中,此時已經沒有了後手,那就大錯特錯了。哪怕是在極端困難的情況下,諾曼人也會想方設法組織合理的戰術將作戰部隊的威力發揮到極致。在聯邦軍大機群散開,攻擊機、轟炸機分頭攻擊各處目標之時,諾曼人的戰鬥機一群一群從高空殺了下來。

這些諾曼戰鬥機,十幾二十架為一個編隊,目的明確地對那些攻擊或結束攻擊的聯邦軍機群展開獵殺。戰場上,到處是警戒掩護的聯邦軍戰鬥機,諾曼人狡黠地尋找著對手的漏洞,他們並不糾纏,而是采取靈活的、一擊既走的策略。十幾架戰鬥機撲上去一通掃射,擊落三五架聯邦軍戰機便迅速轉移陣地,將聞訊趕來的聯邦軍戰鬥機甩在了身後。這種如同蜜蜂蜇人的戰術當然不能阻擋聯邦空軍的攻勢,卻也是符合他們當前形勢的一種策略。

經驗老到的史蒂芬·周便是在這種情況下被敵人的戰鬥機給擊落了。如果是堂堂正正的交手,他會迅速拋下炸彈減輕負重,然後利用這架攻擊機的機動性與敵人周旋,就算不能堅持到己方戰鬥機趕來,也讓敵人難以迅速得手兒。如今,敵人呼嘯而來,呼嘯而去,令人猝不及防,偏偏他的運氣不好,座機被敵人擊中發動機。看到熱油在空中噴灑飛濺,他知道情況不妙,連忙招呼後座射手跳傘。與此同時,他竭力操控操縱杆,讓飛機保持平衡,避免陷入那種死亡螺旋。在後座射手跳傘之後,他迅速打開艙蓋,不顧滾燙的熱油還在往外飛濺迅速爬出座艙跳了出去,並在空中順利打開了降落傘。

降落的過程持續不過一分多鐘,在此期間,老鳥沒有心思去從特殊的視角觀察戰場盛況,而是謹慎的打量著下方的山林,推算自己所在的位置。就在昨晚,所有飛行員被招到大隊指揮部,臨時加了一堂戰地求生課。除了一些老生常談的技巧之外,飛行員們還被告知在洛林遊擊隊和抵抗力量非常活躍,如果將落在了無人區域,他們要做的就是迅速收攏降落傘,將其藏匿起來,然後是朝附近的山谷移動,尋找在洛林地區頗為常見的一種樅樹,在那附近等待。洛林的遊擊隊員會以這種樅樹為參照進行搜索,如果看到有人,無論他們穿的是什麽樣的服裝,模仿嘀咕鳥的叫聲,以此作為聯絡信號。

作為一名參加過55次戰鬥飛行任務的老鳥,斯蒂芬·周很清楚在戰場上落入敵人之手,等待自己的會是什麽。在上一場戰爭中,即便是挨到了戰爭結束,有很多被敵人俘獲的飛行員也沒能再見到自己的家人,這一點是戰爭結束後聯邦和諾曼帝國的矛盾焦點之一。相對而言,聯邦軍所俘獲的諾曼飛行員則是交換戰俘的有力砝碼,但即便是在這樣的情況下,戰爭結束前,聯邦方面也只釋放了很少一部分諾曼飛行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