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71章 老楊教授回來了(第2/3頁)

“這些道理我都清楚。在前往北方之前,我也是想好了一切可能的後果,甚至已經將我的東西都整理好,哪怕我無法再從北方回來,你們也可以接手。可是,當我抵達北方,身臨其境的感受到它的龐大,那種感覺是截然不同的。仿佛一個不信神的人,突然看到了神靈……也許他們就是我們所想象出來的神靈的源頭。他們來過,他們存在過,也許他們還會再降臨,很多的聖歌中不都有這麽一句嗎?”老楊教授顫抖著說道。

魏斯有意在心理上進行正面的引導:“如果他們注定還會出現,如果他們出現注定給我們帶來一場無可避免的災難,那麽我們是否應該更加珍惜現在的生活?珍惜身邊的人?珍惜活在這自由空氣中的每一刻?”

老楊教授若有所思地點點頭,將滿懷溫情的目光投向小楊教授。過了一會兒,他說:“小糖果還在洛林,我想你們也該回去了。容我收拾收拾,跟你們一塊兒去一趟,去看看我的外孫女,順便在洛林各處走走,看看當年工作過的地方。”

接著,他對魏斯說:“我覺得你說的很對,我們應該好好珍惜現在。我這一輩子年輕的時候總是在外面奔波,用我的雙腳丈量這片美麗的土地,用我的雙手探索出了許許多多的礦藏。而今,我雖然不太懂得享受生活,但應該盡可能回歸家庭,多陪伴我的家人。謝謝你讓我領悟到了這一點!”

魏斯笑而不語。

在回洛林的火車上,漫長的旅途中,老楊教授沒有再跟他們聊有關北方的事情,而是說起了過去的各種冒險經歷,特別是他遇到的那些滑稽或是稀奇古怪的事情。之前魏斯並沒有覺得,但段時間他發現老楊教授呆在教室或是住處的時候,顯得格外的沉默,而當他踏上旅途就會變得非常健談,仿佛旅途才是他的人生,才能夠放開自我。

抵達了洛林之後,特別是回到了克倫伯·海森城堡。在飯後的聊天喝茶時間,魏斯又談起了北方事件,老楊教授說那個很可能顛覆人們一切認知的太空飛船殘骸就靜靜躺在北方寒冰之海的海床之下,離海面大約1600尺,不算是特別深,但是遺跡並不只是在海床上,而是覆蓋著一層厚達500尺以上的泥沙。如果結合起地質地理的變遷,大致還原當年的狀況,那個龐然大物應該是帶著極高的動能墜落到了星球上,它是何等的堅固,能夠穿透極為堅厚的冰層一直落到了冰層下方。正是因為埋藏在了冰層之中,哪怕經過幾百萬年,甚至幾千萬年的歲月,它依然大體保持著完整的形態,然後部分冰川融化,它落到了冰層下方的泥沙中,又在漫長的歲月中積上了厚厚的覆蓋物。如果不是威塞克斯搜尋星源石而在海床上進行鉆探,不知道還要經過多少年的變遷,它才會重新顯露在人們的視野中,也許永遠都不會有那一天。

說到威塞克斯人在北方寒冰之海鉆探礦藏,魏斯不禁向老楊教授請教,在那極為惡劣的環境下,想要開采礦藏,難度和成本應該都要比在正常的地面開采更難。老楊教授解釋說,威塞克斯人的生活環境跟諾曼人以及聯邦的正常認知都有所不同。在一年的大多數時間裏,他們的大多數領土都覆蓋著厚厚的積雪,所以他們已經習慣了在冰天雪地乃至於在厚厚的冰層上建立鉆探架。至於為什麽會在北方探尋星源石礦藏,老楊教授覺得他們並沒有說實話,因為他們肯定是有所研究,循著某些啟示或是蹤跡才會在那種偏遠的地方進行鉆探。至於這線索究竟是什麽,他暫時還沒有找到靠譜的頭緒,不過通過一些學界的傳聞,可以推斷威塞克斯人掌握著某種探尋星源石的特殊技術,而在諾曼帝國占領了他們的大半領土之後,這種技術被他們轉移到了北方,便於戰爭時期在北方進行運用。當時北方的寒冰之海是他們能夠探尋資源,努力重整軍備為數不多的可選區域之一。將這些線索串聯起來,也能夠大致得出一個較為合理的結論。

至於老楊教授提供的這些信息,魏斯進一步整理了自己的思路:北方事件不是諾曼人憑空捏造出來的,而是事實存在的,是億萬年前來自星空的高等級文明,他們不僅給這顆星球帶來了生命的源泉,還讓衍生而來的新文明在工業時代獲得翺翔天際甚至進入太空的助力。在他們的輝煌時期,很可能是以聯邦共和國或是更為高級的民主制度形式存在的,甚至有可能是烏托邦式的形態——循著文明發展的軌跡,人們發現皇權的種種積弊,最終將其推翻迎來更適應發展需求的民主制度,諾曼帝國的統治階層此前已經在他們自己發現的太空飛船遺跡中得知了這一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