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15章 有愛之人(第2/3頁)

走著走著,魏斯注意到街邊屋檐下有不少穿著破舊大衣、戴著破爛帽子的男子,他們或三三兩兩,或形單影只,或聊天,或發呆,這種情形在戰前和戰時是較為少見的。在魏斯看來,戰後阿爾斯特自由聯邦的經濟社會發展進入了一段符合歷史規律的低迷期,軍隊大規模削減開支、裁撤兵員,導致軍工及相關行業訂單銳減,大批工人失去工作機會,社會的不安定因素增多……幾乎所有轉入戰時體系的企業都必須尋找新的定位——是重操舊業、循規蹈矩,還是借機轉軌、謀求突破;那些失業或瀕臨失業的人期盼一份穩定的新工作,而工作相對穩定的中高端人才——管理者、工程師、技術員等等,除非靠譜的跳槽機會,否則能不變就不變、能不動則不動,只有少數人敢於在這個特殊的時期主動尋找新的機會,這其中不乏有能力、有抱負、有性格之人。只是,要從茫茫人海中挑選、甄別這些精英人才可不容易。

街邊這些無所事事的男子,想必是工廠裁員、停產甚至倒閉所致的失業者,他們在這裏打發時間,順便碰碰運氣,看有沒有人來招攬臨時工。很難說他們之中一定沒有優秀人才,也許他們中的一些人已經去洛林工業者聯盟填寫過求職登記表,由於沒有相應的技能或是經驗、能力不足而被略過。

偌大的梅森也有工會,冶金業工會、紡織業工會、加工業工會、運輸業工會以及一些較大規模的工廠工會,這些工會組織各自獨立,有的運轉高效、作用顯著,有的管理松散、聊勝於無。此外,梅森工會聯席會議扮演著總工會的角色,常年為本地工人爭取合法合理的權益,在歷史上亦組織過罷工、遊行等大規模活動,但在這種具有普遍性的戰後蕭條期,他們的各種努力收效甚微。

走過一個巷子口時,魏斯看到一群穿著樸舊的孩童嘰嘰喳喳、連蹦帶跳地往巷子裏面跑,他駐足觀望,忽然發現了一個熟悉的身影。那不是小楊教授麽?在對面的巷子口,她抱著一個大紙袋,弓著腰給孩子們發東西。這些孩子,大多身形瘦弱、面有菜色,而她面帶微笑,將烘餅和酪幹之類的熟食發到每一個孩子手裏。

魏斯穿過巷子走了過去,直到他走近,小楊教授才發現了他。

“你真是一位慈愛的母親。”魏斯笑著說,“我看到了偉大的母性的光輝!”

小楊教授剛剛把食物發完,順手將空紙袋子折起,用柔和的聲音解釋說:“最近工作太忙了,下了班就在這附近散步,看他們挺可憐的,所以每天給他們帶些吃的來……”

魏斯注意到有幾個來得晚的孩子沒有分到食物,眼巴巴的看著他們,於是從口袋裏掏出錢包,給了他們每人一張100克朗的紙幣——戰前這算是一筆巨款,如今也就夠普通人家兩天飯錢。

“你以後一定會是個慈愛的父親。”小楊教授笑盈盈地看著他。

在此之前,魏斯從她這裏看到的頂多是禮節性的微笑,頭一回看到她笑得像花兒一樣嬌艷。不得不承認,笑容能夠讓人更美麗。在這種特別的環境和氛圍下,他看她竟然看得有些癡醉。

小楊教授靜靜看著他給沒領到食物的孩子們發錢,等到最後一個孩子心滿意足地走開了,她才寒暄道:“你最近怎麽樣?”

“還好,就是有些忙。”魏斯回答說。他看了看表,快到晚餐時間了,於是向小楊教授發出了共進晚餐的邀請。

小楊教授遲疑了一下,不置可否地說:“議會選舉的調查好像快要結束了,獲準回到原崗位的人越來越多,可能再有半個月,我們就可以離開了……可以去做自己的事情了。”

最後一句話無疑是個楔子,魏斯斟酌了一下,說道:“今年地理地質學院在洛林的實習研究如果還是您帶隊,我是說如果方便的話,我們會感到更加的踏實和放心。畢竟這一段時間,我們花了很多力氣進行人才招募,可是情況不太理想,我們最迫切的需求,還是您這樣的頂級專家學者能來幫忙。”

小楊教授瞥了他一眼,雖然沒有接受晚餐邀請,但還是與之並肩前行。

“我聽說了,你們在這個畢業季總共簽下了我們大學的9名畢業生,有4個是地理地質學院的,冶金、機械、化工學院也都有。”

“太少了,我們覺得還是太少了。”魏斯道,“你們的畢業生是業內最受歡迎的‘補充力量’,400多名畢業生,我們才簽了百分之三,這個比例實在是太可憐了。”

小楊教授不緊不慢的說:“我記得隆邁爾集團大約二十年前來理工大學招聘,雖然場面上搞得很熱鬧,待遇聽說也不錯,但那時候他們還沒什麽名氣,所以只有很少的學生願意跟他們簽約。後來畢業二十周年聚會,去了隆邁爾集團而且一直待在那裏的,現在基本上都進了集團管理層,事業的發展一點也不比當年去了星空、伐爾森、格魯曼等老牌企業的同學差。畢業後的第一份工作是人生的重要一步,所有人都非常謹慎,簽下9個畢業生已經是很不錯的開端了。你們只要堅持個三五年,肯定會有理想的收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