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13章 星空動力(第2/3頁)

魏斯來到這裏,既是為了洽談業務,也是探望最鐵的老鐵。此人便是他在巴斯頓軍校時期的“好基友”,戰爭中有著傳奇經歷的聯邦軍飛行王牌,同時也是萊博爾德總統的千金,尼古拉·萊博爾德。戰爭結束後,她如父親所願,退出了現役,但沒有離開自己心愛的飛行事業。她如今是星空集團的飛機制造工廠擔任第一技術總監,並兼任聯邦軍飛行部隊第1預備飛行團團長。

自戰爭結束以來,尼古拉到了麥卡德,每個月都會給魏斯寫信,這般千呼萬喚,終於把他給盼來了,自是喜悅萬分。一番無所顧忌的調侃式寒暄之後,尼古拉向魏斯抱怨說,這裏沒有想象中那樣自在,雖然萊博爾德總統無權幹預企業的正常管理事務,可他利用自己的私人關系,讓星空集團管理層下了口頭指令,樣機試飛、新機測試、模擬格鬥……這些但凡有危險性的項目,都禁止技術總監本尊親自上馬,每個月也就有那麽幾次訓練性的飛行機。不過,無趣歸無趣,在這裏至少可以天天接觸飛機,可以將自己的才智和思想融入到聯邦航空事業的發展中,比起那些“錢多事少離家近”的工作還是有意義許多。

“我們也想建立飛機生產線,發展的第一階段,是相對簡單的、輕量級的,主要用途是農用飛機,就是用來播種、噴灑農藥的,這種現代化的方式,對農業的提升是有很大好處的。發展的第二階段,是民用航空運輸業,即旅客運輸、快速貨運,以及一些高層次的包機。”魏斯向這位名至實歸的技術總監介紹道,“我實在已經厭煩了從索姆索納斯到梅森的車程,道路崎嶇難行,比較急的時候,一趟下來人都快要散架了。”

尼古拉很認真的聽著,等魏斯說完之後,她莞爾一笑:“發展的第三階段,是具備隨時轉入軍民兩用體系的能力,對不對?”

魏斯笑了起來:“那要看我們的技術夠不夠档次。如果技術發展滯後,空有想法又有什麽用呢?總不能用又老又慢的飛機去打仗吧!”

“嗯……你說的這些,恰恰是我在行的。”尼古拉眉飛色舞地說,“把項目交給我,我來當你的總設計師和技術總監,象征性的收取一點薪酬就可以了。呃……你們準備了多少資金?打算買現成的生產線還是自籌自建?”

在魏斯看來,這位老鐵是聯邦最頂尖的飛行員,也是最早參與飛機研發設計的先驅者,在技術方面無可挑剔,但對於工廠的建設和運營運營是否在行,那可就不一定了。這就如同戰場上的將領,有的擅長沖鋒陷陣,有的擅長運籌帷幄,有的擅長籌備糧草,各有各的特點和長處。為了搞清楚這一點,他試探地問道:“多少錢能組建一條飛機生產線?”

“戰爭爆發前,我們籌建的生產線,每個月可以生產十來架飛機,我記得那條生產線當時的成本也就4到5萬克朗,算下來大概600金克朗吧!以現在的物價,增加個兩三倍,應該不超過2000金克朗。話說回來,你們的工業聯盟有冶金、鑄造、動力產業,很多東西都是現成的,實際上只需要一條帶管路生產能力的組裝線。要滿足你所說的第一階段要求,再掏個1000金克朗應該夠了。噢,對了,我們有一條老生產線閑置,因為沒有什麽改進價值,有可能會將其出售,這事我幫你問問哈!”

談到這裏,公事暫且不提,兩人侃天侃地的侃到了晚餐,飽餐一頓之後,尼古拉帶著他在廠區兜了一圈,然後去了隔墻的軍用飛行訓練場。在這裏,跑道旁的棚式機庫裏停放著一架架漂亮幹凈的飛機,它們大部分是雙翼構造,也有一些三翼機和單翼機,從機身材料來看,還都是織物蒙皮——雖然金屬蒙皮的堅固性和物理應力都要優於織物,但在解決重量這個大問題之前,可用性實在不高。

想到這裏,魏斯問尼古拉:“你有沒有注意到一種新的金屬材料,鋁?”

“我知道那東西。”尼古拉不假思索地回應說,“聽說隆邁爾集團已經掌握了商業化煉鋁工藝,這種材料比鋼鐵輕很多,韌度更好,硬度也不差,如果能運用到飛機制造領域,可以大幅度提升現有飛機的性能。”

魏斯本來還想賣點關子、炫個技能,這下看來,尼古拉確實站在了聯邦航空工業技術最前沿,找她幫忙,至少在技術方面不會錯。

“戰爭結束時,我們在飛機和飛行技術上,對諾曼帝國有兩年左右的優勢,這也是我們在戰場上最大的技戰術優勢。不論諾曼帝國今後是否還會挑起戰端,他們一定會全力縮小這方面的差距,同時,想方設法保持他們在戰艦技術上的領先位置——拜那些成事不足敗事有余的威賽克斯人所賜,諾曼人控制了全球星源石百分之六十的產量,而我們只有不到百分之四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