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8章 魅影現身(第2/2頁)

結果,第二天中午就有人從斯利恩帶了最新消息出來,說諾曼駐軍這幾天不但加強了戒備,還對各處堡壘、陣地進行清理翻修,並要求居民將街道打掃幹凈,在窗戶外面掛好諾曼帝國和所謂洛林自治區的旗幟。從種種跡象來看,近期確實會有大人物光顧此地,那位巴拉斯王子欲借敵人之手除掉的目標想必就在其中。雖說這場權宜的合作可能對雙方帶來莫大的好處,但魏斯從一開始就沒打算給對方當槍使。要是可以選擇,他寧願在交換完戰俘之後,雙方接觸便到此為止,再見面便是戰場上堂堂正正的對手。

聯邦軍全線進攻,魏斯率遊擊先遣隊出山活動,繼而輾轉來到斯利恩,這些明明是諾曼人無法左右的,可先是離開山林的小鎮、接著是在這個臨近斯利恩的落腳點,都碰到了替諾曼人傳話的“兩面人”……仿佛冥冥之中有一只大手推動事態沿著既定路線發展,最終來到了那位巴拉斯王子希望看到——甚至有可能是早有預料的節點。

如今斯利恩已是近在咫尺的攻擊目標,要是能夠一箭雙雕,既破壞敵人的戰地補給體系,又讓敵人指揮層發生混亂,對大局而言是再好不過的。襲擊斯利恩,殺死大人物。以突襲者和防禦者的兵力、布陣、裝備等因素綜合考慮,要做到“萬軍之中取敵上將首級”,僅投入遊擊先遣隊這兩三千輕武裝人員無異於飛蛾撲火,而魏斯絞盡腦汁,終於想出了兩條可行之路:

其一,是以聯邦軍戰機對斯利恩發動低空突襲。戰機若是從聯邦軍戰地機場出發,一方面需要穿過敵軍戰線,很難做到神不知鬼不覺,甚至很可能遭到敵軍阻截,從而失去最寶貴的突然性,另一方面,中長距離的飛行受天氣影響較大,把握時機的難度也相應加大了。以洛林遊擊戰士時期的作戰經驗,如果聯邦軍提前調派一批戰機和飛行員潛伏到洛林敵占區,利用平坦草地起飛,完成作戰任務直接返回己方控制區,技戰術是完全可行的,而且相比於單純的地面行動,成功幾率可以提高很多,潛在損失則會降低很多。采取這種策略,眼下的問題是時間過於倉促,難作周全準備,聯邦軍高層也未必會信服他們提出的理由,將寶貴的空戰力量投入一場無法證實的斬首行動。

其二,是將遊擊先遣隊分為策應和潛入兩組,主力在外策應支援,由魏斯親率一支精銳的敢死隊潛入斯利恩,想方設法奪取一座裝備重炮的堡壘,調轉炮口轟擊航空港。這種精兵突襲的方式雖說九死一生,但對他們來說已是輕車熟路,何況這次還有兩個有利條件——第一個是魏斯自帶的“人肉雷達”功能恢復如常,只要利用好天氣和環境因素,得手的機會不小;第二個是情報部門前段時間在敵方陣營聯絡策反了一名駐紮在斯利恩的諾曼士兵,此人的父親是洛林人,母親是諾曼人,這種特殊的結合方式,使他從小受盡歧視、欺辱。在身體完全符合諾曼軍隊征兵標準的情況下,直到戰爭爆發後兩年,前線兵員緊缺的情況下,才得以加入諾曼軍隊,而在軍隊,他依然是同伴們眼裏的異端,受到排擠甚至欺淩,這讓他對諾曼帝國的機制和風氣的產生了深深的厭惡,對以自由精神立國的聯邦充滿向往……在諾曼人那邊有內應,這可是破天荒頭一遭,若此人是誠心來頭,無疑又將行動的成功幾率拔高了不少。

當然了,地面滲透的總體難度擺在那裏,還要把握好時機,站在戰術角度,以若幹戰機低空突襲仍是首選,然而站在現實的角度通盤考慮,地面滲透很可能成為最終唯一的選擇。於是,魏斯一方面聯絡遊擊作戰指揮部,請龐克將軍協調高層,給遊擊先遣隊派一批戰機和飛行員來,十架不行,三五架也能成事。另一方面,他以那名內應為楔子,以遊擊先遣隊主力能夠全身而退為前提,精心策劃地面滲透行動計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