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7章 雙面人(第2/2頁)

在遊擊先遣隊進入鎮子之前,地下抵抗組織派了一支小分隊前來接應,而在魏斯的強烈建議下,隨隊前來的情報官奧德洛少尉也跟情報站的人員接上了頭。三方就諾曼人威逼利誘洛林居民充當眼線的情況交換了意見,然後向魏斯反饋了一個非常樂觀的情報:諾曼人確實在奧拉鎮埋了幾個眼線,但這些人早就被地下抵抗組織和情報部門給挖了出來,而且進行了“策反”,讓他們表面上繼續為諾曼人效力,暗地裏跟聯邦軍以及抵抗組織合作。正因為有這一層關系,奧拉鎮的抵抗組織、情報站以及作戰儲備才得以長期保存。

盡管敵後戰線的兄弟們表示一切盡在掌控,魏斯仍不敢掉以輕心。隊伍開進奧拉鎮之時,他讓李爾中校代為指揮部隊,自己拉著奧德洛少尉以及常駐此地的情報人員對他們識別出來的“雙面人”進行暗中觀察。情報官自有一套識人辨色的本事,相較而言,魏斯的辦法就更加的簡單、粗暴和有效了。他眯起眼睛一瞧,就知道這人是什麽樣的立場:綠色,意味著身在敵營、一心向聯邦,是潛伏在敵人中間的自己人;白色,意味著立場已經發生了變化,只是還沒有到喪心病狂迫害同胞的地步,可以稱之為投靠敵人的帶路黨;紅色,意味著完全敵化,立場已經站到了敵人那邊,視聯邦軍為對手,是真正意義上的投敵叛國者。

如同情報戰線的同志們所說,那幾個被敵人策反後又被他們重新爭取回來的“雙面人”,在魏斯的特殊視野裏對應著綠色的虛框,但這還不能說明抵抗組織和情報部門的工作是完美無缺的。在鎮子裏四處察看的過程中,他發現了一個對應白色虛框的男子。經詢問,得知這人還是抵抗組織的成員,由於他在以往的抵抗行動中表現勇敢,平時也沒有任何異常舉動,抵抗組織和情報部門在進行篩查時並沒有將他列入重點觀察對象,在將那幾個“雙面人”爭取回來之後,這裏的抵抗組織和情報網絡沒有遭受原因不明的損失,他們也就沒有對其他人員產生懷疑。

魏斯無法向眾人解釋“人肉雷達”的運作原理,只好以自己被俘期間似乎見過這人為借口,要求抵抗組織和情報部門從現在開始對此人進行嚴格的監視,這樣守株待兔未必能夠快速見效,至少可以起到防患未然的作用。

待隊伍安頓完畢,魏斯攜麾下軍官與抵抗組織、情報部門的骨幹成員坐下來商談正題:聯邦軍隊全線發起攻勢已有半個多月,如今仍處於戰役相持期,如果不能盡快攻破諾曼人固守的各處據點,贏下幾場重要的殲滅戰,使戰線全面向敵軍縱深推進,那麽他們就會被諾曼人拖入一場短時間內難分勝負的消耗戰。戰爭爆發前,阿爾斯特自由聯邦在人口、工業產能、綜合資源方面是毫無懸念的NO.1,其戰爭潛力也遠遠強於諾曼帝國和威塞克斯王國。時過境遷,諾曼人占領了北方威塞克斯的大部分領土和阿爾斯特自由聯邦的“半壁江山”,即便占領區的資源轉化率較低,此消彼長之下,諾曼帝國的戰爭能力還是達到了非常恐怖的程度。如今阿爾斯特自由聯邦算得上是軍心齊心,經過充分的戰爭動員,幾乎將一切可用之力都投入到軍事領域,再加上軍事科技的一些領先技術,這才掌握了一定的戰場主動權。聯邦軍隊雖然不懼怕跟諾曼人拼人力物力方面的消耗,但消耗戰意味著諾曼人有充足的時間在某些軍事科技上窮追猛趕,一旦他們在關鍵領域取得實用性的突破,必然進一步拖長戰爭時間,且不說最終勝負如何,交戰國的傷亡損失也將隨之攀升……

大道理擺在那裏,說起來誰都明白。遊擊先遣隊歷經艱辛來到這裏,是為了積極策應聯邦軍隊在洛林的作戰行動,這可不是一個能夠輕易完成的任務。在這場戰爭中,像斯利恩這樣反復受到侵襲和摧殘的城市應該不多,而且不管是諾曼人強襲得手、抵抗組織趁夜偷襲還是聯邦軍先地面奇襲再空中突擊,都足以成為列入軍事教案的經典戰鬥。對於這樣的兵家必爭之地,諾曼人給予了越來越多的關注和投入,僅駐防部隊就達兩萬多人,是遊擊先遣隊全部戰力的七八倍,還有完備的警戒防禦體系以及數量不詳的航空力量。當然了,聯邦軍並沒有命令他們去幹摧毀或奪取斯利恩這樣不可能完成的任務,而是要求他們破壞敵人以斯利恩為支點的作戰補給系統,只要部署周全、行動機敏、進退果斷,還是有機會以相對較小的代價完成之——如若出現疏忽或被敵人識破意圖,搞不好就是一場徹底涼涼的賠本買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