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96章 風雲際會(第2/2頁)

從天黑到午夜,幾個小時下來,一切都如預料那般順利,唯獨山林之中還未起霧,僅從日落時的雲霞來看,很難斷定接下來是否會起霧、霧有多大、持續多久。此間,魏斯一直帶著移動指揮部密切監視敵人的動向,這個盡可能簡化的指揮部,只攜帶了一部便攜式電台——不到萬不得已,它只接受電碼、不拍發信號,而且即便情況特殊,它發射的無線電訊號也只能有效覆蓋方圓數百裏,難以直接聯絡戰線後方的聯邦軍指揮機構,必須通過大功率無線電台的人工傳遞,才能夠聯系上大後方。

午夜剛過,這台正常情況下“只收不發”的無線電突然收到己方情報部門的密碼電報。通訊兵迅速解碼,黑燈瞎火之下,口頭向魏斯報告:“上校,剛收到C站台密電——大雨將至,及時備傘。”

所謂C站台,是龐克將軍所領導的遊擊作戰指揮部的通訊代號,而“大雨將至”,是的並不是天氣,而是一句事先約定的密語,意指聯邦軍即將在克萊沃、納沙泰爾以及洛林戰線發動全面進攻。如此重要的電報早不發晚不發,偏偏選在這深更半夜的發,感覺有悖常理,但細細一想也不奇怪:夜間通訊不易受到幹擾,也避免長時間單向發送重復電碼,而且如此重要的消息,遊擊作戰指揮部有可能不久前才獲得上級許可向各地遊擊作戰部隊轉達。至於“及時備傘”,意指各地遊擊部隊要采取襲擊、伏擊、破壞等方式,盡量牽制敵軍注意力。

“大雨”何時降臨,由北往南三個聯邦州哪裏是聯邦軍的主攻方向,這些魏斯都不得而知,雖然這封密電使他堅定了跟當前之敵周旋到底的信心與決心,但養成逆向思考習慣的他,將作戰目標由“牽制-打擊”延伸到了“牽制-打擊-殲滅”,這不只是擴大目標,而是要從戰術策略層面重新進行全盤考慮。

過了午夜,山林中的氣溫加速下降,而“白加黑”的持續行動,也讓一線的諾曼官兵到了倦怠困頓的節點,各部隊陸續停止前進,或就地休整,或後撤至避風避寒的位置待命。諾曼人基本上是以溪谷營地為中心,以遊擊先遣隊遺棄的秘密營地所在區域為重點,展開了大角度的扇面搜索,其覆蓋半徑已經擴大到了六七十裏,覆蓋面積相當於一座大型城市的城區範圍,負責控場的諾曼巡洋艦雖然可以從空中俯瞰這片區域,一旦敵人多處發力,它很難同時兼顧兩處以上戰場,完全有可能顧此失彼、疲於奔命——對魏斯和他的部隊來說,這確實是一個頗為理想的攻擊時機,如果沒有那封電報以及由此帶來的目標調整,他會毫不猶豫地往天空中打出紅色信號彈,但現在,他絲毫沒有下令進攻的意思,而是獨坐樹下,腦海中飛速演算和推敲新的作戰計劃。

半個小時過去了,然後又是半個小時,魏斯並非靜止不動,而是每隔一段時間就起來眯眼觀察敵情。眼看著時間離天亮越來越近,焦躁的情緒在他心底滋生,想必待命攻擊的戰士們心情更甚,但他們是嚴格講究戰場紀律的正規部隊,在保持無線電靜默且未架設戰地電話線路的情況下,如無意外情形出現,各自待命的分隊只能被動接受指令,即便對戰鬥的方式或時機有意見,也不能主動派出傳令兵向指揮部反映。

熬著熬著,熬到了淩晨四點,再有一個多小時就天亮了,這點兒時間根本不夠打一場團級規模的硬仗,也就在這時,魏斯指揮部的一名軍官提醒他林子裏起霧了。

有道是“好菜不怕晚”,這個點起霧,正常來說,不到半上午是不會消散的。一旦將“晨霧”這個戰場因素代入到魏斯躊躇許久的演算中,成功達成目標的可行性終於通暢。他精神振奮,而後環顧四周,確認山林中霧氣漸起,遂閉上眼睛,用了最後兩分鐘檢算自己的推演,確保沒有明顯的疏忽或悖論,旋即命令通訊兵朝天打出三發紅色信號彈。

隨著這些紅色信號彈的冉冉升起,已經在此逗留了四天的諾曼人會詫異地看到對手像是從地底鉆出來一樣,精力充沛、鬥志昂揚地發動進攻,這原本是他們期待的局面,可是山林中逐漸彌散的霧氣,使得他們賴以仰仗的空中支援面臨著無從發揮效用的尷尬場面,對他們而言,這場仗可不好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