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56章 遊擊學說(第2/2頁)

放在一年前,魏斯肯定會怦然心動,若是再往前一些,更會激動不已。可是,時過境遷,他深刻地領教了戰爭的殘酷之處。重返洛林,他確實有地利人和之便,但在厲害的對手那裏,這也是他最大的軟肋所在。因此,在重返洛林這件事上,他的心情十分矛盾。如果能在戰場上重新證明自己,把諾曼人早早趕出洛林,那自然是最好不過了,可要是又落到了敵人的圈套裏,把整個家族乃至於許許多多的無辜民眾牽連進來,則是他最不希望看到的。

此外,在龐克將軍那期待的眼神中,魏斯看到了一個身居高位者對於權力和聲望的野心。

同時,他還看到了自己無法擺脫的棋子的命運!

想要說服高層做出決策,不僅要論證戰略上的必要性,還需要證明戰術上的可行性,但這點根本不需要魏斯操心。利用自己的人脈關系,龐克將軍請聯邦軍總參謀部第二參謀作戰室的智囊們炮制了一份《洛林敵後作戰方案》,又領著魏斯結合前期的遊擊作戰經驗進行了小幅度的調整,然後找機會呈了上去。

不過,龐克將軍第一次提交的方案,被軍事委員會迅速否決了。大佬們樂觀地認為,聯邦軍隊將在幾個星期之內收復洛林的大部分地區,所以,眼下既沒有必要,也沒有時間來組織新的敵後行動。

接下來的時間裏,龐克將軍耐心地等待轉機,魏斯則利用這難得的機會回到戴勒菲格高級參謀學院,辦了戰時續學手續,當了個臨時插班生,如饑似渴地研讀最新的軍事資料、聆聽最新的戰例分析,豐富的實戰經驗使得此次充電的效果遠勝從前。如果可以的話,他寧願花上三五個月在此精修苦學,使自己的實戰指揮能力在精進中更上一個台階,再以更加穩妥的方式去戰場上證明自己。

短暫的回爐重造,魏斯遇到了好幾位舊識,有在戰場上並肩作戰的軍中同僚,也有昔日同窗留校助教的,而這其中最特別的一位,便是他戰前作為巴斯頓學員代表來到戴勒菲格高級參謀學院參加特訓時的總教官夏維·邁爾·倫德施坦,當年他還是一位年富力強的中校,此番再見,他卻是“獨眼海盜”造型,而且少了一條胳膊,腿腳也有問題,縱有象征將官身份的紅底金紋又如何?

從巴斯頓軍校二年級算起,魏斯的求學生涯之中,最欽佩的導師有三,倫德施坦便是其一。他的睿智,他的博大,他的豪情,都給魏斯留下了極為深刻的影響。攀談之後才得知,魏斯中斷在戴勒菲格高級參謀學院的學業後不久,前線形勢不斷惡化,倫德施坦受軍方大佬力薦,轉入一線戰鬥部隊,在短暫擔任兵團參謀長和師指揮官後,因表現出色而被破格提升為兵團代理司令官,但就在這平步青雲之時,他和他所指揮的部隊經歷了這場戰爭中最殘酷、最血腥的一場戰役,不僅部隊損失慘重,他本人也在戰鬥中身負重傷,險些殞命疆場。傷愈之後,倫德施坦被調回後方,剛開始仍被委以重任,任總參謀部高級參謀官,沒幾個月,便以身體和精神不適為由,主動申請回校任教。

“只有回到這裏,我的心才能平和下來。”說這話時,這位將軍級的高級教官露出了苦澀的笑容。

有些話無需明言,相似的經歷,讓他們很容易找到共鳴點。

聊過各自的經歷,聊過各自的現狀,兩人照例開了幾盤兵棋推演的對局。戰爭打到第三個年頭,從前線指揮官到後方參謀官,已經不再像原來那樣依賴兵棋推演進行作戰決策了,但兵棋推演的沙盤依然是輔助決策的重要工具,在軍事院校更是復盤戰鬥戰役的不二法門。

山外有山,人外有人,對於這個古老的哲理,魏斯一直是尊崇有加的,所以他在任何場合都不曾自詡為遊擊戰專家。在這沙盤上,不曾親身經歷任何一場遊擊作戰的倫德施坦,卻在以真實遊擊戰為腳本的兵棋推演中盡數獲勝。

對於這樣的結果,魏斯並不氣餒,其實他早就深切地感受到,在這個星球的這個時代,由於星源石通電產生浮空動力,飛行戰艦應運而生,戰爭模式變得更加的簡單粗暴,“巨艦大炮主義”橫行海陸空,傳統的戰術策略依然有效,但很多時候千算萬算不如對手“以力勝技”。即便飛機技術的蓬勃發展在很大程度上削弱了飛行戰艦的霸權,就敵後遊擊作戰而言,最大的也是最難以解決的威脅,依舊來自於敵方的飛行艦船。除非想辦法瓦解諾曼人的飛行力量——至少讓他們沒辦法在占領區肆無忌憚地活動,遊擊作戰行動才有可能順利地進行下去。

可這談何容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