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06章 地道戰與意外收獲

諾曼軍隊尾隨“魚餌”而至的第一個廢棄礦場,原先出產鐵礦砂,洛林當地人稱之為“呂斯滕鐵礦”,上一場大戰爆發前達到開采高峰期,戰爭結束後不久因礦藏枯竭而被廢棄。諾曼人後來發現的老廢礦,原先出產銀礦石,百多年前赫赫有名,但時過境遷,“洛茨銀礦”只見於那些老舊的地圖,新版地圖——無論軍用還是民用,都已經將其“遺忘”了。

洛茨銀礦和呂斯滕鐵礦,誕生和興起於不同的時代,兩者除了相隔較近,幾乎沒有什麽關聯——在發現銀礦之時,當地人也發現了鐵礦,但只不過兩種礦石的經濟價值相差甚遠,而且早先交通不便、運力低下,在這偏遠山區開采鐵礦有些得不償失,所以才會有這般先後之分。這兩個廢棄礦場,雖有蟻穴般的地下礦道,復雜如迷宮,但礦藏的地理結構決定了它們的橫向範圍有限,也就不像城市下水道那樣適合直接用來跟敵人打遊擊,按說強勢一方只要封堵礦道口,就能把弱勢一方困死在礦坑裏面,但“洛林遊擊戰士”偏偏在這種“死地”耍起了謀略,光有膽識和魄力是遠遠不夠的,還得有成熟的遊擊思維和魔術般的手法——這兩處廢礦場系地方私人產業,開采方式較為傳統和粗放,大大小小的礦道口跟老鼠洞似的,有些顯眼、有些隱蔽。在設計這場連環扣式的伏擊戰之前,魏斯在這呆了好幾天,把兩個廢礦場的情況摸了個遍。除了諾曼人找到的那些礦道口,還有若幹距離礦場中心區域相對較遠的“後門”,他結合地形,以先挖溝渠後覆頂的方式,構設了兩條“地道”,將兩個廢礦場的“後門”連接起來。當礦場遭遇諾曼軍隊的猛烈炮擊時,作戰人員通過預設的“地道”迅速轉場,再以預先埋伏在華倫斯城的小分隊大搞破壞,擾亂敵人的視聽,趁敵人暈頭轉向之時,瞅準機會狠狠來一下!

在廢棄的呂斯滕鐵礦,魏斯率領“洛林遊擊戰士”冒險穿過了隨時有可能發生坍塌的區域,從幾處事先阻塞但很快就能疏通的坑道來到礦場地面,用燃燒黑草、投放土制煙霧彈大量釋放人造煙霧,繼而向留守此地的諾曼人展開猛烈襲擊。

黑草,洛林當地人所稱的毒草,燃燒時產生大量氣味刺鼻的煙霧。大量吸入這種煙霧,會有頭暈目眩、四肢乏力的症狀,甚至有可能窒息而亡。至於土制煙霧彈,則是將磨碎的煙煤和原生石油混雜在一起,用黃磷引燃後,短時間內可以產生大量黑煙。

借助煙霧掩護,魏斯和他的士兵們不必擔心敵人的飛行戰艦轉身過來壓制。他們用濕布裹臉,戴上防風眼鏡,沖進礦場一陣突突。除了野戰醫院的醫護人員和未作抵抗的傷員,其余諾曼人遇到一個幹掉一個,順捎將他們帶來的野戰炮連給一鍋端掉。至於諾曼人的裝甲戰車,在這種狀況下也不是麻煩事。反戰車步槍和威力加強版菠米彈對付輕裝甲目標收效顯著,為遊擊作戰研制的燃燒版菠米彈亦在這裏派上了用場,第二次投身戰鬥的士兵們經驗暴漲,技能水平呼呼地往上升。

連帶放煙造火、突襲殺人,前前後後也就整了十來分鐘。待煙霧散去,呈現在諾曼戰艦視線中的,是個屍橫遍地的廢礦場。

襲擊者又一次來無影去無蹤,諾曼人肯定要抓狂暴走。魏斯一點也不含糊,帶著士兵們沿著礦道進入礦場深處,循著預先標注的記號飛快穿行,經由位置隱蔽的“後門”返回到了位於山林中的“地道”。

留守呂斯特鐵礦場的後衛部隊遭到襲擊,華倫斯城的諾曼駐軍部隊指揮官,身高七尺半(約合2.4米)的格奧普塔上校,用最快的速度率領戰鬥部隊從洛茨銀礦場回援,但等待他們的不是跟敵人的一番惡鬥,而是觸目驚心的慘象。前前後後也就大半天,格奧普塔上校從華倫斯城帶來的兩營部隊已經損失過半,尤其是剛剛這場預想不到是襲擊戰,直接造成了野戰炮連近乎全滅、車輛大半遭到毀傷的災難性後果。暫且不提個人前途,傷員如何轉移、部隊如何撤離、屍體如何處理,這才是眼下的頭等大事!

事已至此,格奧普塔上校只得如實向師部報告部隊當前的慘淡境況。如果師部能夠商請飛行部隊緊急派遣運輸艦來,三個焦頭爛額的問題就能迎刃而解。在這場戰爭中,諾曼軍隊的地空協同水平要比威塞克斯王國和阿爾斯特自由聯邦軍隊明顯高出一個档次,之所以存在這樣的差距,跟軍事體制以及歷史淵源有很大關系。不過,飛行部隊能否及時對地面部隊施以援手,很多時候並不取決於軍種關系,還要看彼時的戰場形勢與作戰部署。不久,格奧普塔上校接到了師部的回電,飛行部隊的運輸艦已奉命前往指定區域集結,對地面部隊的支援,僅限於現有的三艘巡防艦——如果前線戰事吃緊,沒準連它們也會被抽調走,但在此之前,這三艘飛行戰艦將盡力協助地面部隊擺脫困境,包括幫助他們將傷員緊急運回華倫斯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