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57章 交鋒開始(第2/2頁)

這種變化,在實戰經驗豐富、戰場嗅覺敏銳的聯邦軍人看來,是諾曼人即將發起總攻擊的前奏。於是,各級指揮官不約而同地督促本部抓緊時間修整工事,積極備戰。入夜後,奧城各防區的駐守部隊自是枕戈待旦,不敢有絲毫懈怠,部署在城外東、南兩處防禦據點的聯邦軍部隊更是嚴陣以待,提防諾曼軍隊包抄側翼,強行截斷守軍後路。

臨近午夜,激烈的槍炮聲讓奧城數十萬聯邦軍民瞪大雙眼、豎起耳朵。可是,諾曼人這晚並沒有大舉攻城,而是如人們預料和擔心的那樣,全力猛攻聯邦軍隊在城東和城南的防禦據點。這兩處據點,是將原有的工廠群改造成為堅固的堡壘群,用以增加奧城戰線的防禦層次,掩護城東南通往後方的鐵路幹線。這兩處據點一旦失守,諾曼軍隊就能夠較為輕松地切斷奧城與外界的地面聯系,使奧城軍民陷入重重包圍,屆時他們不管是四面圍攻還是只圍不攻,都能夠掌握更多的主動權。正因如此,聯邦軍隊不惜成本,用大量鋼鐵和混凝土修築起了一座座外壁堅厚的堡壘,在它們之間建立起蛛網遍布的地下通道和掩體倉庫,並在諾曼人大舉來襲之前,調集精銳地面部隊,包括從首都區和東部邊境區抽來的6個老牌要塞團,從而達到“好馬配好鞍”的效用。

城外後半夜持續不斷的交火,讓奧城守軍著實把心懸在了半空,畢竟誰也不希望一大早就得知奧城被圍的壞消息。盡管諾曼人在夜戰中投入了戰艦和陸戰部隊進行戰術支援,又有裝甲部隊領著步兵輪番猛攻,天明時分,城東和城南的戰鬥仍在進行。在技戰術層面對夜戰不抱信心的聯邦軍航空部隊大舉出動,它們沖破了諾曼艦隊的阻擊和牽制,對奧城東、南兩面的諾曼軍隊展開狂轟濫炸,讓驕傲的諾曼人在聯邦軍陣地前丟盔棄甲,最終不得不狼狽撤退。

這一仗,諾曼人在城南和城東丟下了五六千具屍體和兩百多輛戰車殘骸,傷亡鐵定過了萬,而聯邦軍這邊陣亡不到2000,受傷大約4000,傷亡人數只有諾曼軍隊的一半,技術兵器的損失微乎其微,為至關重要的奧城戰役扳回了一城。

按說在城東和城南的進攻失利,應該會讓諾曼人如遭當頭棒喝,從而將他們的進攻節奏稍稍放緩一些。可是,出擊兩翼的部隊鳴金收兵後,諾曼人一點消停的意思都沒有,他們繼續對聯邦軍隊在城西和城北的防禦陣地展開炮擊,頻率變成了炮轟一小時、休整三小時。雖然節奏上有所放緩,但持續高強度的炮火,如同海獺抱石敲蚌,三下兩下敲不開,耐著性子多敲幾下,遲早能夠敲開蚌殼吃到鮮美的蚌肉。

這天下午,在戰場逗留多時的諾曼艦隊突然撤走了大半,只留下兩艘巡洋艦和兩個分隊的巡防艦。在進行了一段時間的觀察後,聯邦艦隊“恃強淩弱”,主動前出挑戰對手。諾曼戰艦沒有硬扛,它們且戰且退,在艦艇噸位和火炮數量相差懸殊的情況下,兩艘諾曼巡洋艦不時發射的飛雷成了對抗聯邦艦隊唯一有效武器。隨著聯邦艦隊越過戰場中線,諾曼軍隊的地面炮兵全線停火了。如果把這種停火視為諾曼人認形勢、識時務的逼退,那可就大錯特錯了。在約莫五六分鐘的暫停後,諾曼軍隊的陣地後方驟然響起了猶如滾滾雷霆的密集炮聲,數以百計的炮彈騰空而起,朝著步步逼近的聯邦艦隊飛去。這些炮彈通常采用觸發式引信,只有在命中目標或掉落地面時才會發生爆炸,借助光學手段進行測向定位,射擊命中率比老式燧發槍還要低,但炮群射擊好比是燧發槍時代的排槍陣,以量取勝。對於排頭的那些聯邦軍巡洋艦和裝甲巡洋艦,普通口徑的炮彈打在艦艏或艦底就像是在給它們撓癢癢,但是,飛行戰艦脆弱的推進系統讓它們無法像野牛一樣橫沖直撞,而是要以壓路機的方式平推敵人的戰線。如果對手囤積了大量火炮,又有一定數量的飛行艦艇策應,那麽這種平推既耗時又耗力,很難一蹴而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