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9章 陸軍至上(第2/2頁)

參加特訓的學員們紛紛稱“是”。

戈米笑道:“好吧!這其實算不上什麽秘密,只不過在我上台發言之前,需要保留一點點懸念。”

他清了清嗓子,如同白天那些在禮堂登台講話的畢業生一樣,自行發掘觀點、梳理邏輯、進行表述。相較而言,戈米上尉語言流暢、條理清晰,而且旁征博引,用了不少生動有趣的修飾,表現力堪稱上乘,更重要的是,他的觀點可不像某些畢業生那樣“無病呻吟”,而是旗幟鮮明地提出,明日戰爭的真正主宰者並非航空部隊,而是回歸本源,由陸軍來決定戰爭勝敗!

陸軍至上的觀點,乍一聽感覺像是逆行倒施,跟技術發展趨勢格格不入。要知道現役的飛行戰艦中,噸位最大的已經突破了35000T,裝備著超過70PIR口徑的重型艦炮,單單一艘的火力輸出就超過了陸軍的標準炮兵師,整支艦隊的摧毀力和統治力,遠遠超過了陸軍最精銳的兵團,而且移動速度比步兵快得多!

為了推導自己的觀點,戈米上尉圍繞大國戰爭的各種必然因素展開論述——假如阿爾斯特自由聯邦和諾曼帝國爆發戰爭,雙方統帥可不會一股腦派出主力艦隊進行一場驚天動地的決鬥,畢竟兩大強國構建現有的飛行艦隊,耗費了多年的時間和天文數字般的資金,誰也不希望這些昂貴而又重要的艦艇在短短幾個小時內煙消雲散,而是將其視為國家戰略的核心力量,在關鍵時刻投入到關鍵戰場去。有鑒於此,在戰爭天平失去平衡之前,雙方的空中戰鬥可能只是試探性的,點到即止的。如此一來,戰況的推進乃至於僵局的打破,將主要依靠陸軍部隊。

以上,是假定交戰雙方航空力量勢均力敵或相差不大。如若交戰雙方實力相差懸殊,譬如諾曼帝國與威塞克斯王國爆發戰爭,而阿爾斯特自由聯邦因為某些原因作壁上觀,諾曼帝國將以兩倍於對手的航空力量展開空中攻勢,進而奪取制空權。饒是如此,要想徹底擊敗威塞克斯王國,諾曼帝國方面依然需要依靠陸軍——沒有陸軍的強勢發揮,光靠航空部隊是很難奪取敵方要塞,繼而攻城略地、吞並領土的。

反過來看,假定威塞克斯單獨對抗諾曼帝國,想要贏得戰爭勝利,其航空部隊必定避實就虛,盡可能保存實力以待機會,抗擊諾曼帝國入侵的重任自然而然的落在了陸軍肩上。無論是利用堅固要塞以點扛線,還是避敵鋒芒、誘敵深入,利用地形跟敵人周旋,都需要一支強而有力、意志堅韌的精銳陸軍。

鋪陳開來探討了各種戰爭模式,戈米的思路回到了阿爾斯特自由聯邦的國防建設上。他對近年來聯邦軍隊的國防建設情況進行了分析,航空部隊的投入占到了國防預算的三分之二以上,飛行艦隊的總體規模位居全球第一,但飛行艦艇數量過多,導致艦隊維護費用偏高、更新換代偏慢,近幾年來建造和入役的艦艇數量已經落後於諾曼帝國,甚至比不上威塞克斯王國。另一方面,聯邦陸軍建設受限於經費投入不足、高層重視不夠,跟諾曼帝國乃至威塞克斯王國相比,存在武器裝備陳舊、戰術理論落伍等諸多問題。要想在“明日戰爭”中搶占先機——至少是不落下風,聯邦軍隊必須改變現有發展策略,一方面果斷裁撤精簡航空部隊的規模,將艦齡較長、性能較差的飛行艦艇退役拆借,將回收“星源石”用於建造新銳戰艦和快速運輸艦,把節約下來的經費部分投入到陸軍建設,重點對陸軍的單兵武器、多用途火炮等技術裝備進行升級。此外,通過設立獎勵基金,激勵現役軍人、技術人員以及民間人士、工業企業投入軍用技術創新,諸如此類。

戈米上尉的精彩論述,從頭到尾幾乎沒有停頓,持續時間接近半個小時。待他闡述完畢,特訓學員們一個個迫不及待地舉手要求提問。他們的反駁和質疑很有針對性,而且是有理有據有分析,戈米上尉以他那從容不迫的姿態一一作答,讓每一個提問者都無以為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