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38章 第一個優等(第2/3頁)

魏斯聳了聳肩,表示自己剛剛絕對是無心之失。

尼古拉·萊博爾德,這名字對魏斯來說是完全陌生的,但從哨兵剛剛的態度轉變來看,這貨絕對是個牛人,而且不是一般的牛。

在給這位失眠的大爺上過思想教育課並獲得滿意評分後,魏斯終於拖著沉重的眼皮回宿舍睡覺去了。幾個小時後,天亮了,嘹亮的軍號吹響,新一天的征程就此開啟。刺刀格鬥、空手搏鬥、操炮技術、馭馬,二年級全科預考所余的科目都將在這一天完成考核。

刺刀格鬥,空手搏鬥,講究的是力量、速度、技巧以及智慧。在胖副總裁的特訓速成班,魏斯領會到從前幹農活、打野架的經驗壓根用不上,現在這副軀體,力量不夠強,速度不夠快,而且沒有任何的“被動技能”留給他,一切只能從零開始。特訓期間,他飽受私人教官的蹂躪,甚至還被胖副總裁虐了好幾把,籍此get了一些技巧,也收獲了一些經驗,對付菜雞還湊合,碰上179號混血帥哥這樣的優等生,就只有躺著當背景板的份了。

刺刀格鬥,末等……

空手搏鬥,末等……

雖然兩個“末等”一下子拉低了平均成績,魏斯已是心滿意足,畢竟這兩科都屬於他的弱勢項目,能夠一次性通過已經達到了他的心理預期。

接下來的操炮技術,魏斯信心滿滿,因為這一科比拼的既不是氣力,也不是經驗,而是科學——除了需要牢記火炮的規定操程,接受考核的學員所要做的,就是對應教官指定的目標,利用簡單的光學儀器,現場測定並計算火炮的射擊諸元。只要掌握較為基本的數學和物理學常識,綜合距離、重力、彈速、風向等因素,不難得出粗略的射擊參數,但這對於既非炮兵專業出身、又沒有上過大學的學員們來說卻有些困難。

輪到魏斯上場的時候,他要了一張紙,一支筆,在上面寫寫畫畫弄了一堆旁人看不懂的東西,算出了射擊的垂直仰角和水平角度,當他將結果交給一旁的炮兵軍官時,這位專業人士愣住了,然後問旁邊的教官和督察員:“可以讓這位學員換個目標再測算一次嗎?”

教官和督察員相互看了看,遂征求魏斯本人的意見。

魏斯聳肩道:“當然可以。”

炮兵軍官考慮了一下,指了個位於遠處山頭的目標。

魏斯對著炮隊鏡觀察了一會兒,皺著眉頭對炮兵軍官說:“先生,這可有點難為我了。您看,我們所處的位置地勢較低,即便使用標準炮隊鏡,也只能對40到50鏈的目標進行精準測距定位,您剛剛所指的目標已經超過了50鏈,如果是在戰場上,我只能估測大概的射擊數據,然後根據彈著點情況進行校正。”

所謂的“鏈”,是阿爾斯特自由聯邦的標準長度單位之一,500尺為1鏈,其長度大約是150米。值得一提的是,在這個處在大工業時代後期的星球上,由於飛行戰艦這種霸道武器的存在,步兵武器技術的發展軌跡跟魏斯熟悉的地球歷史存在較為明顯的差別。以阿爾斯特自由聯邦軍使用的制式武器為例,3.2PIR(約16毫米)口徑的栓式步槍是配發給步兵的基本裝備,然後是5PIR(約25毫米)口徑和7PIR(約35毫米)口徑的輕型速射武器,然後是具備高平兩用性能的15PIR(約75毫米)口徑速射炮,至於更大口徑的火炮,要麽搭載在飛行戰艦上,要麽配置給要塞使用,通常不裝備陸軍野戰部隊。因此,魏斯他們的操炮技術考核,所針對的就是這種構造相對簡單、實用性較高的火力支援武器。

在胖副總裁那裏,魏斯抽空了解了聯邦軍制式武器的情況,而格魯曼集團作為聯邦陸軍的頭號武器供應商,自然掌握著這些裝備的精確性能數據。15PIR口徑的高平兩用速射炮,作為固定火力點使用時,對地最大射程可達60鏈,對空最大射程約30-35鏈,作為野戰火炮使用時,對地最大射程約為50-55鏈,對空最大射程約25-30鏈。

這位看著有三十好幾,眼尾頗多魚尾紋的炮兵軍官背著手,饒有興致地打量著魏斯:“如果讓你指揮一個炮組,需要幾發炮彈完成校正?”

本著實事求是的態度,魏斯回答道:“對我這樣一個完全沒有經驗的人來說,也許三發,也許十發,實際上,我完全沒有把握。”

炮兵軍官想了想:“那你大致測算一下現在的射擊參數,準不準沒關系,不影響我對你的成績評定。”

魏斯依舊以自然科學的方式計算了一番,然後報出了一組數據。

炮兵軍官面朝他指定目標的方向眺望了好一會兒,這才轉過身,沖魏斯點點頭,然後對負責記錄成績的督察員說:

“177號學員,火炮操作,次等;觀察測定,優等;綜合成績……優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