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09章 好大喜功(第2/3頁)

“是的,他們簽約的時候中原衛視好像報道過這件事,驛站市的領導也出席了簽約儀式。”助手將自己聽到的消息如數轉述給秦英民,看秦英民沒有太大的反應,助手稍稍猶豫一下,接著說道,“聽說,他們已經開始做前期準備工作了,驛站市的領導對他們積極施工的態度很滿意,曾公開表示過要大力扶持本土企業做大做強。”

秦英民聽到這句話,臉色陡然變得難看,如果助手說的是真的,那就說明驛站市對集團公司有了意見。正楊縣的屠宰場項目是19年簽訂的投資協議,一直到現在都沒能進入正式施工階段,原本沒啥事兒的,就因為九鼎商貿這個屠宰場的施工速度讓驛站市有了比對之心,這是暗示牧圓集團盡快開工嗎?

驛站市的投資項目名義是總裁秦牧原親自負責,實際上只是掛名,真正的負責人就是秦英民。臉色變幻之後,秦英民對助手說道:“你多留意一下那邊的情況,有什麽新的消息及時跟我匯報。”

等助手出去之後,秦英民陰沉著臉想了好大一會兒,最終起身走出辦公室。來到總裁辦公室,象征性的敲了敲門,進來之後把剛剛聽到的事情跟秦牧原說了一遍。

沒曾想秦牧原臉色淡然,點頭說道:“這事兒我早就知道了。”

早就知道了?

秦英民不解的看著秦牧原,既然知道了為什麽不做出應對舉措呢?驛站市不比南洋市,讓主管領導有了意見,以後肯定不利於開展工作。

秦牧原依舊保持著淡淡的笑容,眼睛裏卻是帶著一絲不屑說道:“好大喜功的人一直都有,等他們撞了南墻之後就會明白誰才是真正幹事的人。”

好大喜功?

秦英民眉毛跳動,立刻就明白了秦牧原的意思。

牧圓集團在正楊縣的屠宰加工廠之所以一直沒有真正動工,就是不想冒風險,這其中有兩個不穩定因素。

其一,現在的大行情不穩定。

大型屠宰場的投建可不是幾百萬幾千萬能夠解決的事情,這麽大的資金量一旦投入進去,斷然沒有半途而廢的選擇。牧圓集團的目標是打造自己的屠宰分割加工基地,開辟專有的冷鮮肉類銷售渠道。萬一行情朝著不好的方向發展,很有可能拖累到整個集團公司的戰略發展計劃。

再有,現在國內的生豬存欄量還沒有恢復到正常水平。

牧圓集團就是靠養殖發家的,對生豬養殖這一塊的研究絕對領先於大多數同行。也正是太過了解國內的養殖規模變化,才會變得更加小心。在存欄量不足的情況下,投建大型屠宰加工廠,顯然是一件極其冒險的舉措。

一旦生豬供應不上屠宰需求,加工廠就面臨著產能降低或者是停產歇業的風險。哪怕牧圓集團擁有很多大型養殖場,但也不保證一定能供應得上屠宰場使用。更何況,牧圓集團投建自己的屠宰加工廠才剛剛開始,銷售渠道還沒有足夠多,業務範圍也不夠寬闊,一旦哪個環節出現問題,後果不堪設想。

秦牧原的意思很直白,牧圓集團這麽大的家業都不敢輕易開工,九鼎商貿憑什麽?

這種好大喜功的做法只會讓他們快速品嘗到失敗的滋味,到時候驛站市的領導就會明白誰才是真正擁有成熟商業經驗的人。

秦英民本能的贊同秦牧原的想法,剛想點頭腦子裏又閃過一個念頭,頓時變得猶豫起來。“等他們把屠宰場建成之後,養殖量總要恢復一些,如果驛站市再給予一定的支持幫扶,到時候上菜縣和正楊縣就會成為他們的生豬輸送產地,這樣是不是有點不妥?”

秦牧原平靜的看著秦英明,笑著反問道:“有何不妥?”

沒等秦英民回答,秦牧原接著說道:“我倒希望他們盡快建成投產,只有這樣才能讓他們看清楚自己有幾斤幾兩。”

“牧原集團用了將近三十年的時間才有了今天的成績,之前一直致力於養殖這一塊,但咱們從08年就開始接觸屠宰加工業務,到現在也有十年以上的經驗了。即便是這樣,咱們都不敢保證一定能成功,九鼎商貿滿打滿算才成立幾天?”

“論資金實力,論資源關系,論社會影響力,他們哪一點比咱們強?”秦牧原的輕視越來越明顯。

“他們跟三匯……”

秦英民並沒有被秦牧原的說法打消心中的擔憂。

“三匯?”

聽到這兩個字,秦牧原臉上的冷笑收斂了幾分,停頓一下之後繼續說道:“之前他們跟三匯合作是因為他們跟三匯的業務沒有沖突的地方,現在他們自己搞屠宰加工廠,你覺得三匯對待他們的態度不會改變?”

秦英民不說話了,過了好大一會兒,又是提醒道:“九鼎商貿的事情暫且不去考慮,咱們是不是也該整出一點實際行動,別讓驛站市那邊真的有了成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