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76章 布局(第2/3頁)

新聞播報完畢,王泉這才扭過頭,輕輕搖頭說道:“我不是羨慕他進入當地政協,剛才新聞裏提到秦牧原今年上半年先後在驛站市的上蔡縣、阜羊市的潁上縣和北湖省老河口市三個地方洽談了近百億的項目,其中兩個已經進入到了實質性階段。”

張成剛聽後臉色一怔,幽幽嘆道:“財大氣粗啊,養豬首富的稱號真不是白給的。”

王泉下意識的點了點頭,隨後又是搖頭苦笑道:“牧園集團有錢是大家公認的,我想說的不是這一點,如果不是新聞報道出來,咱們根本就不知道他們有這樣的動作,信息渠道太落後了,不,是咱們太過自我封閉了。大部分精力都放在了自己發展方面了,很少主動關注行業新動態。”

說完,不知道又想到了什麽,露出思考的模樣。

張成剛看了王泉一眼,嘴上沒說心裏卻是贊同王泉的說法。很多人都知道一個道理,不管是做什麽樣的生意,如果跟不上國家政策,只能憑借個人努力換取結果,結果還不一定能達到自己的滿意度。如果能抓住大政策帶來的機會,做事就會事半功倍。

可事實情況是什麽樣呢?在生意規模不夠大的時候,大部分人都會埋頭苦幹,一心想著把自己的生意做大。哪怕知道國家出台了什麽樣的政策,也不一定願意改變自己的方向,因為他們不確定大政策是否能夠落實到自己頭上。與其把希望放在不確定的大政策上面,還不如抓緊時間多幹點事。

久而久之,誰還去主動關注這些東西?

在張成剛心裏,如果自己換到王泉的位置上,也不一定主動關注外界的新動態,因為這些事情短時間內影響不到自己。

這條新聞給王泉敲響了警鐘,同樣也給王泉帶來了巨大的壓力。

牧原集團去年就跟驛站市的正楊縣達成了投建大型屠宰加工廠的合作意向,正楊縣的項目還沒有落成,他們又要在這三個地方投資生豬養殖項目和大型屠宰加工廠,特別是上菜縣這個屠宰加工廠,宛如一根鋼針紮了王泉心裏。

上菜縣的養殖總量很大,也是整個驛站市九縣一區當中唯一一個擁有養殖協會的地方。之前養殖協會產出的生豬零零散散的供應給了不同地方的屠宰場,王泉就跟上菜養殖協會合作過。如果牧園集團在上菜投建大型屠宰加工廠,養殖協會還會舍近求遠把生豬賣給外面的人嗎?

比之牧園集團,九鼎商貿差的不是一星半點,人家已經開始積極在各地布局了,自己這邊還在計劃之中。做生意晚一步就會一直落後,王泉怎能不著急?

必須要加快速度了!

“我知道啊!”

回到家中,王泉給宋鵬飛打電話詢問他知不知道牧園集團的一系列布局動作,宋鵬飛的回答讓王泉更加郁悶了。

似乎沒有察覺到王泉的不對勁兒,宋鵬飛又是接著說道:“他們進入分割肉類市場的想法不是一天兩天了,以前動作幅度並不算大,可去年生豬價格飆升給他們創造了大筆的利潤,手裏有錢了動作稍微大點不挺正常麽?”

“你怎麽突然關心起這個了?”

王泉無聲嘆息,“今天晚上無意間看到的新聞,看著人家都坐車往前跑,咱們還在原地踏步,心裏就開始著急了。”

“呵呵。”

宋鵬飛淡笑著,“這事兒就不是著急的事兒,前期工作沒準備好,就算邁步出去也得陷入被動。你知道龍達牧園嗎?”

“知道。”

“那你就應該清楚,龍達牧園是魯省龍達肉食品公司跟牧園集團於2008年合資投建的屠宰加工企業,這兩家的結合就是最簡單的資源互補。單從出資比例來看的話沒啥問題,但龍達掌握著百分之六十的股份,這意味著什麽?難道說牧園連幾千萬都拿不出來?”

沒等王泉回答,宋鵬飛自顧自的接著說道:“這麽跟你說吧,魯省龍達大部分業務都是對外出口,主要針對大型連鎖商超和食品加工廠,他們擁有的渠道銷量並不小。而牧園集團最缺的就是銷售渠道,這是為什麽人家能夠拿到百分之六十股份的主要原因。”

“有句老話說得好,合夥生意不好幹,不管是個人還是公司之間的合作,都會出現或大或小的矛盾。去年三月份,中原牧園肉食品有限公司注冊成立,然後就跟驛站市正楊縣簽訂了年產200萬頭生豬的屠宰加工項目協議,再接著就是你剛才說的那些布局動作。”

“從2008年跟別人合資開拓屠宰加工項目,到去年他們自己單幹,中間花了十一年的時間。現在牧園集團到底掌握了多少銷售渠道我不清楚,但我知道,他們肯定做足了評估才敢這麽大刀闊斧的投建屠宰加工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