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4章 忽略(第2/2頁)

晚上吃飯的時候,王泉主動拿出一瓶酒,給王紅軍倒上一杯。

“現在手續齊全,地也租賃好了,就等著開工了。您老半輩子都跟工地打交道,這些小活還不是手到擒來。”

王紅軍面色平靜,默默喝酒,劉香蘭拿胳膊肘懟了他一下,“泉子跟你說話呢,你咋沒個回應?”

“村裏別個人家有點活,你著急忙慌的幫忙,現在輪到自己家了,你倒沒聲了。”

劉香蘭不知道父子倆的那番話,只是出於本能的數叨。

王泉嘿嘿笑著,繼續勸道:“爸,三百畝地的大場子,光是蓋豬圈都得忙活好長一段時間了,關鍵我不懂,也不知道中間材料怎麽用省錢,也不知道如何讓工人高效率的幹活,這一關要是把控不好,得花多少冤枉錢啊。”

王泉不知道王紅軍心裏的真實想法,但他知道,他們那個年代的人,省錢比什麽大道理都要有力度。

果不其然,王紅軍放下酒杯,看著王泉,“啥時候開工?”

……

在農村,蓋房子根本不叫技術活,因為會這手藝的人太多了。

不管怎麽著,王紅軍接手之後,效率很快,揣著幾盒煙出門,一上午的工夫,就找來二三十個人,這些人都是在大工地上做工,蓋個普通民房和豬圈,簡直是手拿把掐的事兒。

人緣好,人家願意給你幫忙,但工資也不能少給。

談好細節問題之後,王紅軍帶著工人們奔赴大劉村,最起碼先把臨時居住的地方整起來,這樣工人也不用每天來回跑了。

豬場建設的事兒交給了王紅軍,王泉騰出精力之後,心思轉向種豬和仔豬。

中原是養豬大省,每年生豬出欄量在全國都是前三,省內有眾多大型種豬場,為養殖場提供公豬、母豬和仔豬。

跟平西縣同屬驛站市的正揚縣就有一家超大型養殖場,也是省畜牧廳直屬的種豬場,正常存欄六千頭母豬,年出欄量超過十萬頭生豬。

王泉跟趙磊了解過相關政策,只要在定點種豬場購買種豬和仔豬,都有一定數額的補貼款,多少也能省點錢。

一百多公裏的路,沒有直達的高速,王泉順著省道走,兩個多小時後到達諸美種豬場。

直接找到他們銷售部門,說明來意後,一個姓袁的經理負責接待王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