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一章 中年危機7(第2/2頁)

然後宿主、系統相對無言。

朱秀華沉默許久,才道,“能不能問你一個問題?”

雲珞:“你問。”

“是不是因為最初我得罪過你,所以你始終藏著掖著,不肯真心幫我?”朱秀華拋出深藏在心中的疑問,“為什麽這些年,你提供的幫助少的可憐?”

從前憋著不說,是怕把系統惹惱。

如今分別在即,她實在想知道答案。

雲珞目光悠遠,“不是我不幫忙,而是宿主不給自己留退路。除了拼命工作還債,宿主沒有其他更好的選擇。”

“為什麽不指導我大賺一筆,一口氣擺脫困境?”朱秀華悶悶不樂。

雲珞:“投資需要本金,宿主有嗎?”

朱秀華語塞。

雲珞:“哪怕好的項目,也需要買入後長期持有才能盈利。宿主外債一堆,有那個閑錢、那個耐性?”

朱秀華無言以對。

雲珞:“既然負債累累,每個月都要還一大筆錢,宿主唯一該做的就是還款、儲蓄,減輕生活壓力。”

“有了半年應急資金,再存3-5年長期不用的資金,這才是可以用來投資的錢。”

“沒有應急資金,需要壓榨潛力才能勉強把當月債務還上,這樣的狀態不適合投資。”

“即便有不錯的機會,告知宿主,投入後三五個月微有盈利,宿主也會把資金抽出,用來緩解生活壓力。”

朱秀華很想硬氣地說,不試試怎麽知道!

但事實上,她心知肚明,系統是對的。

手上的錢一分都沒拿去投資,她都覺得不太夠用。要是系統提供機會,她動了心,把存款挪去幹別的,那真是把一家人往死路上逼。

無聲地嘆了口氣,朱秀華對過去造的孽感到絕望,“走之前,有沒有什麽諫言要告訴我?”

她認為自己非常需要系統建議。

歪著腦袋想了想,雲珞說,“堅持做正確的事,情況會慢慢變好。”

“多學點經濟學知識,可以有效避免自己陷入類似的窘迫處境。”

“如果不貸款買房,不生二胎,宿主本可以不必過得那麽辛苦。關鍵時刻,你的每一個決定都會對人生產生重大影響,遇事謹慎選擇。”

話音剛落,西裝小人消失在空氣中。

朱秀華露出懊惱之色,“怎麽說走就走?我還沒來得及問,之後有了閑錢,是不是該提前把房貸還完……”

**

【番外】

系統來的突然,去的匆忙,宛如人生過客。

朱秀華告訴自己,遇見總比不遇見要好。最起碼遇見了,她逐漸萌生學習的念頭,不再像從前一樣渾渾噩噩。

翻閱書籍,向朋友求教,新世界大門緩緩在朱秀華面前打開。

她陡然發現,如果早點開始學,很多事其實可以避免。

比如某些理財書籍裏,重點講述了社保的必要性,也提到了補交政策。

如果早知道,他們不會把父母的養老重責背負在自己身上。

又比如三一法則,“每個月應還貸款不應超過月收入的三分之一。”

而她家,光是房貸就剛好占年收入的三分之一。

加上車貸、每月給老人的補貼錢,立即超出預算。

一旦遇上經濟危機,收入大幅縮減,房貸支出數額卻不變,比例陡增,壓力更大。

又比如,“不管何時,都得準備3-6個月的應急資金。”

這筆錢也叫“fuck you money”。

當老板要解雇員工,或命令職員去做本人不願意做的事情時,就可以拋下一句“fuck you”!

然後幹凈利落地走人。

至於一家六口靠丈夫一人工作,維持收支平衡,本身風險極大。一旦頂梁柱出現意外,或面臨失業危機,整個家庭毫無風險抵抗能力。

……

認真學習後,朱秀華大大豐富了知識面,從此再也無法容忍自己生活在危險的家庭資產配置中。

應急資金準備完畢。

該配置的保險妥善配置。

之後手上仍有盈余,她才打算用這筆錢投資。

另外,當時沒來得及問系統的話,如今通過學習,自己找到了答案——債務過重時,優先還債;債務利率過高時,優先還債;不擅長投資,只會存銀行定期,收益不高,優先還債;債務不高,利率較低,可按期還債。其余的錢用來投資,賺取更多金錢。

等到生活井井有條,家庭抵抗風險能力大增,朱秀華心底湧上遲來的後悔,要是早一點覺醒就好了。

過去迷迷糊糊過日子,實在虛度了太多光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