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章(第2/3頁)

最多就三五日,也不差這點時候了。

終於他是這麽告訴自己的,心緒這才穩了些,“我先去了,可能要晚膳才回來。”

“好,你去吧,記得吩咐薄鈞。”

姜萱目送衛桓走遠,領著一隊親衛轉過月洞門,身影消失不見。

“阿姐,衛大哥怎麽了?”

姜鈺一身練功服,拉開房門蹬蹬蹬跑過來,連他都感覺衛桓有些不對勁。往常衛大哥聽見腳步聲總等等他的,但今兒卻一點沒有。

“沒事,軍務繁忙。”

姜萱摸摸胞弟發頂:“你不是明年入營嗎?還不趕緊用功去。”

安撫一句,打發了姜鈺,她望著衛桓離去方向,眉心卻蹙起。

相依為命這麽久,衛桓不大對勁她怎能不察覺,仔細思索,卻仿佛是昨日晚膳時候開始的,一直到跟她回屋後。

只晚膳這麽多人,究竟是怎麽了?

想來想去,不得其法,唯有今晚等他回來再細細勸解詢問了。

只能這麽安排了。

……

姜萱也很忙,並無太多閑暇時間,立著思索一陣,得了主意,便招了小金氏來,叮囑晚膳務必清淡,而後回頭叮囑姜鈺幾句,就匆匆往前面去了。

如今諸事初步理順,特殊時期過去了,她便不再留在衛桓的外書房院落,而是在隔壁辟了一個新院子,作為她處理公務的場所。

衛桓給她精心挑選了隨衛,陳小二劉大根等人也算占了前期的優勢,勉強能夠得上隊末,現在每天都在努力認字習武,非常勤勉。

見她來,紛紛見禮,姜萱溫和叫起,入正堂繼續昨日的政務。

和平時一樣,都是繁忙碌碌,本以為一忙又該一天了,不想中午時甘遜特地來了一趟。

“姜主事。”

姜萱再細細看了一遍有關鹽糧鐵的資料,在自己撰寫的備忘冊子裏又添了幾筆,又錄上備注,這才收好。正整理間,陳小二來報,甘遜求見。

姜萱叫進,甘遜施了個禮,便被她笑著叫坐下:“文程過來,是有什麽事?”

甘遜掌的財政倉儲,雖不直掌庫房,但這兩樣已足夠重要,一直都是姜萱領頭打理的,二人共事多時,已頗為熟稔。

照說甘遜過來再正常不過,只是他今兒卻沒抱著大小一堆公文,確實有些稀奇,姜萱便打趣,“莫不是文程把記性都給練出來了?”

甘遜就笑:“哪能,這公文便一冊,我都也不可能全背下的。”

二人說笑兩句,說起正事來意,卻原來是,有關鹽的消息。

“卻是機會難得,河東周家的公子北上購馬,途徑咱們上郡,如今下榻在城東的東升驛舍。”

說到商賈諸事,沒有人比甘遜更了解,他消息渠道連官府都比不上,哪怕鹽他沒做,那消息也是靈通得很。

自從意識到姜萱對鹽道的隱隱關注,他立即留神起來了,昨日議事後,更加確認了這一點,次日立即把重要消息私下稟告。

這河東,乃司州河東郡,就並州往南渡黃河就是了。河東有大鹽池,這周家更是掌控鹽池的十數個家族之一,周氏制鹽售鹽,此乃重要財脈。

本來並州是不怎麽和司州聯系的,因為這是天子轄地,人多水渾亂哄哄的。

但現在人家都直接到自己家門口了,這算是一個不錯的機會,姜萱略想想:“咱們去東升驛舍,先看一看。”

看看來人究竟怎麽樣,再決定要不要接觸。

“行,我們這就出發。”

……

車輪轆轆,路上,甘遜給姜萱說了說他知道的情況。

這次來的是周大公子,嫡長子,在周家有一定話語權,若要以購鹽打通這條道的話,把他拿下就差不多的。

就是河東鹽池多毒鹽,質量沒有海鹽好,價格還不比遠道而來的海鹽低。

這題姜萱會,過濾提純的技術不行。

不過,她的意思還是先考察接觸一下,多方了解,多方比較,方能選出合適又好的。再者,騎驢找馬才是最穩妥的策略。

甘遜十分贊同,接著又說:“這次來,同行的還有好幾家公子,據我所知的有趙家張家,其余兩三家不大清楚,不過據說都是司州北上購馬的。”

姜萱點了點頭。

司州倒不怕,司州距青州千裏之遙,兩個圈子並無交集,她從前也就見過寥寥幾個回鄉省親的司州貴女罷了,公子一個不認識,也不怕被人認出來。

為謹慎再問一句,確定無女子同行後,姜萱的心便徹底放下。

只豈料,她這心放得是早了些。

有道人算不如天算,事情很多時候總愛出一點意料之外的變故。

……

藍帷馬車跑了半個時辰,就抵達東升驛舍。

這東升驛舍是城東最大的驛舍,集餐飲住宿於一身,人來車往出出入入,非常熱鬧。

在門外並不能觀察接觸些什麽,姜萱呂遜便下了車,往大門過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