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0章(第2/3頁)

衛桓和姜萱到時,人已經齊了,符石甘遜徐笙徐乾賀拔拓等等二十余人。

符石過來後,兼任長史一職,他本就擅長文書黃冊,上手很快,目前郡內政務都是他和姜萱商量著處理的。

甘遜如今則任著戶曹掾,衛桓提了符非一個表兄作賊曹掾,他的幾個心腹分別做法功等曹掾,加上徐笙徐乾等人,班子已初步搭建完成。

其實另外還有陸延劉振等大將的,但論親近很定不及徐乾等人,今日議事主要是總結政務,就沒叫來。

一見衛桓姜萱進門,眾人起身見禮,衛桓言簡意賅,“起。”

總結就開始,符石攤開冊子:“定陽之下,領禎林、白土、高奴……,共十七縣,其中禎林為兩河交匯之地,人口稠密富庶,……”

姜萱的手段和柔弱的外表那是完全不符,但凡昔日丁洪信重的、不識相的,一律逮住錯處,或除或貶,再由副手或者底下人替補上來,也不怕不熟悉公務。

這般快刀斬亂麻,效果極佳,以最快的速度將定陽文政圈子肅清,穩住局面。

順利接手後,這段時間眾人齊心協力,已將政務和賬目初步理順,接下來就慢慢深入了解,再細化梳理不遲。

衛桓道:“很好,諸位辛勞了。”

眾人起立拱手,“為府君分憂,乃我等本分。”

“好。”

衛桓又勉勵兩句,接著問:“人口戶籍、米糧錢銀等事,乃一郡根底,理順自然極妥。只是不知諸位在梳理過程中,可還發現有什麽大不足之處?”

“暢所欲言,不必拘謹。”

姜萱只含笑附和:“府君說的是。”

衛桓是個很聰敏的人,以前雖沒接觸過,但一段時間下來,已初步掌握了。

不足之處,來前她給他仔細先理過一遍,這種場合只讓他做主發話。

折損衛桓威信,是一件很愚蠢的事。

甘遜略略遲疑,便站起拱手:“府君,諸位。”

施過禮,他便開始說:“轄地安寧,上賴軍威震懾,中倚吏治清明,還需天時和順,水陸商貨流轉,致各倉資蓄齊備,方是無後患之道。”

稍稍一頓,窺了窺衛桓和姜萱,見二人十分認真地聽,面無異色,甘遜心定了定,才說道關鍵處:“這幾年天時尚可,倉中栗米多進少出,尚算充裕;鐵礦上郡就有,也遣人過去了。唯獨鹽一項,只晉陽一條道,太單薄,略欠穩妥。”

這兩段話有些文縐縐,還隱晦,翻譯成大白話就是,想要穩坐一方無後顧之憂,除了兵強馬壯的定陽軍,還需要保證各項重要後勤資源倉儲齊備,渠道暢通。

上郡這幾年天時尚可,栗米進倉情況尚可,糧草算有了;鐵礦的話,本身上郡就有,正是衛桓管轄範圍,已經使人接手了;僅差最後一項,就是鹽。

並州包括上郡都不產鹽,不管官鹽還是軍鹽,都是晉陽上遊官衙下來的,只一條道,一旦被卡就斷了,不穩妥。

甘遜此言,其實有些露骨和僭越了。

並州五郡都是通侯的屬地,他這樣的說法無異隱隱將上郡割裂開來,看作衛桓自己經營的地盤,這是要在物資上徹底脫離晉陽鉗制。

為什麽甘遜會這麽說話呢?

那是因為他發現姜萱對這類事情很感興趣,盤點核實各項資源倉儲時,在得知鹽道僅有一條後,她雖沒發表什麽意見,但卻曾細細詢問過一番。

這等亂世,隱含雄心並不出奇,甘遜留意到這一點後,他思索過後,還是主動提出。

他的新人,雖趁立功入圍,但遠及不上徐乾等人親近,但既進來了,誰不想力爭上遊?

姜萱十分滿意,甘遜果然是個值得培養的,她也沒讓對方忐忑太久,接話道:“確實,百姓黎民多吃商鹽,鹽商我們不熟悉,確實有隱患。”

給甘遜一記定心針,卻暫不給徐乾等人挑明,姜萱用了一個合適理由掩過。

她笑道:“只這事不急,我們慢慢著手就是。”

鹽糧鐵,這三項最重要的軍事後勤資源渠道是必要自己掌握住的,現在缺的就是前者,今天之後,甘遜肯定會仔細留意的,姜萱能省不少心。

不過不能急,慢慢找機會吧。

動作太大就顯刻意了。

衛桓點了點頭,姜萱經手他自然放一萬個心,只道:“還有何事?”

接著符石等人陸續說其他事,都是政務,遠沒鹽重要但卻繁瑣,商議了一個下午,才算完事。

衛桓宣布散了。

這時天色已發暗了,大家近來都辛苦了,一起用膳以表親近犒賞很有必要,便起身轉移前頭飯廳。

府裏如今物資充裕,金氏見狀更是早早準備起來了,菜肴豐盛,大家又熟悉,喝酒談笑十分熱鬧。

姜萱微笑看著,直至宴散了,又命人一一送出大門,目送大夥兒轉彎笑鬧聲漸遠,這才收回視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