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9章(第2/3頁)

甘遜一抹臉上塵土,笑道:“正是,正是。”

姜萱吩咐陳小四親自帶去安排,目送甘遜出了外書房,房門掩上,她長吐一口氣,露出笑意:“終於成了!”

委任狀到手,名正言順,終於擁有一個地盤。

兩年了,真的很不容易。

環視這個寬敞闊大、象征著上郡軍政中樞的外書房,感慨萬千,很有些熱淚盈眶之感。

不過這是再好不過的大好事,姜萱也不用人安慰,笑盈盈道:“今夜我親自下廚,咱三人慶功,可好?”

早褪了疏冷,衛桓神色緩和,見她眉眼彎彎,他唇角也翹了翹,“好。”

都聽她的。

……

接下來,衛桓等人一直處於高頻的忙碌之中。

他首要抓攏的就是軍權。

先正式擢了徐乾的叔父徐笙為大將。徐笙資歷是夠的,功勛也有,之前是郭廉的副將,郭廉“陣亡”後,他就暫時掌正職事務,如今正好轉正。

另外兩個大將位置,一個調動了衛桓原本的副將叫劉振的,能力偏中庸但勝在夠穩;另一個則是徐乾,徐乾資歷功勛略淺,所以是暫代,等過兩年或日後立功就把“暫”字去掉。

這些他親手提拔的,自然是親他的,另有陸延領頭,戴嬰劉階胡允三將服從通侯委任,局面很快一面倒,許靖已經完全翻不出什麽大浪來了。

衛桓雷厲風行,治軍從嚴,不論何人何事都嚴格按照軍規行事,沒半點丁洪在位時的偏袒和含糊。這麽一來,軍風立即為止一肅。雖營裏嚴格了,但大家基本卻都是樂意,向來不患寡只患不均。

士氣大振,軍心凝聚力更強。

一時眾將歸心,十分贊服,軍中除了許靖算個隱患以外,基本沒有問題了。

徐乾更是贊了又贊,他衛兄弟就是天生帥才,正該從戎的。

只不過,他贊不絕口的衛兄弟,此時其實並沒怎麽意氣風發。

他很苦惱。

最繁忙的時候已經過去了,他期盼積累已有些急不迫待了,可是說到合適的表白機會,他卻一直沒法把握好。

每每到了姜萱跟前,他總是一陣緊張,越緊張,越說不出話來,稍停一息她就被其他事情轉移心神去了,說話的機會也飛了。

徐乾忍不住翻了個白眼。

實話說,衛桓不吭聲他也知道對方煩什麽。怎麽他衛兄弟在外這麽冷硬說一不二的,一碰上這事就成了個毛頭小子,瞻前顧後猶豫不決,簡直兩個極端。

其實這都是太重視的緣故,因為僅有所以珍貴,大家成長經歷和性情不一樣,反應當然不一樣。

徐乾有點難理解,但不妨礙給弟兄出謀劃策,勾著衛桓的肩,他道:“其實這個機會說難也不難,你找不到,不妨制造一個啊!”

衛桓心裏正煩著,本想顛開他的手臂的,聞言瞄了他一眼,沒動,聽他說。

徐乾也不賣關子,“你給她送個東西。”

“什麽東西知道不?”

看衛桓劍眉緊蹙,明顯是不懂的,徐乾沒好氣:“送個發簪,送個發簪懂了沒?”

外男無緣無故,可是不能輕易給在室女子送衣發飾,除非兩人之間暗生情愫。

不過鑒於衛桓和姜萱的特殊情況,徐乾沒有建議其他,而是直接上簪子。

發簪,時下具有很特殊的含義,不是在堂血親送的,就只有一個含義,那就表示傾慕。

很直接,一看就懂了。

徐乾對衛桓尋找機會已有些絕望了,二話不說,直接給了一個快而有效的方式。

“找個空閑的點時間,下值,哦不,還是晚膳後吧。再尋個安靜只有你兩人的地兒,把東西送她,她打開看了之後,你就能直說了。”

“南城東大街的街頭,有家叫輝氏銀樓的,簪子最多最精致。”

都已經說到這個程度了,再不成他也沒法子了,徐乾拍拍他衛兄弟的肩膀,起身走人了。

此時日正當空,秋日的艷陽熾炙,正映著定陽軍寨高聳的轅門上。

衛桓上午檢閱軍中操演,午間又和諸將見過面,正打算回郡守府處理政務。

立了片刻,他打馬出了營門,數十親衛立即緊緊簇擁跟隨。

今兒和平時一樣,但似乎又有哪兒不一樣,馬速明顯減了一些。

漸行漸慢,到南北交錯的朱雀街口時,前頭衛桓忽勒住馬,淡淡吩咐:“你們先回去。”

眾親衛有些不解,但還是立即應了,告退後,隊長率人先直行過去。

衛桓在原地駐足片刻,一扯韁繩,往南城直奔而去。

他在東大街街頭停下,看了片刻,翻身下馬進了門。

“這位將軍,您請。”

衛桓路上把帥氅扯了,不過就這一身鎧甲也明顯是高級將領,在門口迎賓的銀樓夥計吃了一驚,忙打發人去叫了管事來。

二者十分殷勤,小心把人迎進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