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章(第2/3頁)

符非符白見父親這般,心裏難受,衛桓道:“傷亡名冊沒這麽快出來,你們先去勸舅舅進些飲食。”

他當場給符非符白批了假,二人忙急急跟去了。

……

傷亡名冊一出來,第一時間是送往中帳的,同時送過去的還有戰功冊子。

此次損傷不少,十五萬大軍,亡損近四萬,其中一半,是一開始就折在左路的。

丁洪略略翻動:“幸這次有定之,否則後果不堪設想。”

衛桓不但破了西羌陰謀大建首功,還救了他兒子的命,他已擬擢升衛桓為武衛將軍,兼任他本人的副將。

武衛將軍,和陸延一樣,都是軍中第一梯隊的大將,另外這個兼任的副將也不容小覷,丁洪的副將,都是他的心腹。

衛桓本定陽軍出身,舅舅還是他麾下的老人,能力卓越,他自然納到身邊來。

丁洪親自寫了呈往太原的奏報,擱下筆,卻見張濟微微蹙著眉,凝目沉思。

他奇:“文尚,這安排有何不妥不成?定之雖年輕,功勛卻當得。”

如今亂世,能力比資歷和年紀重要太多。

張濟搖了搖頭:“此一戰,十年內先零部難以恢復元氣,衛定之功勛,確實該擢為大將。”

“那你這是為何?”

張濟沉吟片刻:“我在想衛定之此人。”

“哦?”

見丁洪看過來,張濟緩緩道:“衛定之心思慎敏,有勇有謀,又當機立斷,確乃當世難得一見的將才。”

“只是,此子心性太穩太狠了些。”

說到此處,張濟神色一肅。

現在戰後,哪怕張濟細細分析當時戰況,也不得不承認,衛桓表現實在太可圈可點了,可以說是無可挑剔。

那這樣不好嗎?

好是好,對於定陽軍而言,很好。

但對於一個駕馭其的上位者而言,卻是把雙刃劍。

衛桓才多大?十八.九歲的少年人,上戰場也就這一兩年的事,他才經歷過多少戰役?

可看他的表現,鎮定自若,一步一步設計,毫不遲疑將數百油桶推至盤地,一口氣焚盡一萬羌兵。

這不對嗎?

這很對,太對了!

可一般少年人,哪怕是家學淵源的少年將領,即便做了,只怕也會一時心神難安。

可衛桓神色未見絲毫變化,言行舉止一如舊日。

足可見其心性冷酷,太穩太狠,非池中之物,讓張濟心驚。

這是一把雙刃劍,使好了,橫掃外敵;若使不好,當重創自己。

張濟肅容:“府君,此子要麽不用,若用必要大力籠絡,盡得其心。還有,須在其身邊多放耳目。”

丁洪聽了皺了皺眉,一個大將,何至於此?

他不以為然,不過也不好拂張濟面子,只含糊應了:“行了,我記下了。”

話罷就起身,吩咐驛兵將奏報快馬送至太原呈通侯,自己則出了帳,親自去給衛桓擢升。

丁洪走了,呼啦啦親衛去了一群,帳內安靜下來。

張濟又何曾看不出丁洪的不以為然?

家僮憂心:“郎君,這……”

他搖了搖頭,不語,領著貼身家僮回到自己帳中,才說一句:“我言盡於此,他不聽就罷。”

他已盡力,便算償還了當初丁父對張家的恩情。

……

再說衛桓那邊,雖大勝回營,但他並不閑暇。

統計陣亡名冊,探視傷兵,調整麾下戰後空缺,忙得是不可開交。

還有,最重要的是那個鄒平。

不過這事不用衛桓打聽,一回營就聽說了,鄒平死了。

開戰沒多久,鄒平設法焚毀了營中幾乎全部的糧草。這想必是柯冉命令,前後配合要致使定陽軍軍心大亂兵敗如山,只可惜前線最關鍵一環被衛桓徹底破壞了。

當然,當時的鄒平並不知道。事發後張濟震怒,施計詐出鄒平,後者當機立斷遁逃,被早有準備的張濟當場抓獲,為了保存機密,鄒平及其一幹心腹先一步自盡了。

泄密一事仍全力在查,但暫未聽說牽扯到符石的。

三人這才略略放心。

衛桓原本還在思忖盡快除掉鄒平的,這下子不用了,於是他不再有其他動作,只專心處理麾下諸務。

後丁洪親來,擢他為武衛大將,兼主帥副將,登時一片喧囂熱鬧。

陸延一拍衛桓肩膀,笑道:“少年英才,當如此!”

軍中歷來以本事功勛講話,對於比自己小十來歲的衛桓與自己平起平坐,他心服口服,說話間,已把衛桓當平輩人。

眾人一番恭賀,衛桓一一應對過,人太多其實他心下厭煩,好在戰後大家都很疲乏,也沒留太久,一刻左右就散盡了。

獨留一個丁駿。

“定之雖年輕,只當得此位!”

這位大公子得了衛桓救命之恩,正是覺得對方甚親近的時候,且衛桓能力卓絕又新擢高位,便有意要籠絡他為心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