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章(第3/3頁)

“太行山自然不好走。”

管事十分嫌棄擺擺手:“除非較近,否則當然走水路,即便是逆流而上,那也比八陘好多了。咱們上郡的糧船,一般在綏陽靠岸,綏陽碼頭水深。”

說起這些,管事話匣子立即打開,接著又指了指後面幾車:“不過像這種中價的麥,卻是我們並州的,色澤雖差點,但麥香濃郁,入口一點不差。太原、上黨、西河,就能收到很多貨,不但本地銷,還會運出去,運去司州荊益等地。”

至於為什麽不往徐州豫州運,那肯定是冀州兗州麥子物美價廉,競爭力更強。

姜萱秒懂,也不打斷,只聽著管事侃侃而談,偶爾問上一兩句。

這些信息,她都暗中記下。

等貨卸完,姜萱大致能粗略了解並州的糧食格局了。

差不多了,深入些的下次再來,甘氏這邊糧車都收拾好了。

姜萱算了賬,給管事結了銀子,最後她問一句,“管事的,你們甘氏有鹽麽?我這還有點地方,想賣點鹽試試。”

除了糧,鹽也是她的目標。

不成想管事擺擺手:“沒有,咱們沒有鹽。”

見姜萱有些驚訝,畢竟貫通南北的這麽大的一家商號,他接過銀子,笑道:“鹽這玩意,關系不夠硬,貢上去不夠多,難啊!”

鹽在如今,可是個金貴玩意,老百姓吃不起鹽的不少,吃得起的,一年到頭的收入基本都給出去了,而且還得淡食。

制鹽技術不過關,產量上不去,再加上地域限制,基本只有沿海的州郡才能產鹽。

這完全是賣方市場,商人想販售鹽,得過硬的關系,還得用大量的銀子開道。

甘氏其實是並州本土商號,後續逐漸發展出去的,錢有,但沿海商號比人脈是劣勢,索性不沾。

據管事說,這其實是常態,內地商號做鹽的都少,涉及基本都是二道販子。

姜萱還是有些詫異的,因為據她所知,並州往南很近的河東郡,就有大鹽湖,這應該比海鹽方便多了的把?

管事苦笑:“河東郡?那可是司州,也沒比沿海好多少。”

司州是天子腳下,朝廷直轄的地區,從前吏治清明倒還好,現在?難!

姜萱聞言,很有些失望,不過她也沒太耿耿於懷,鹽接觸不到就暫放在一邊,她先把糧理順再說。

和管事告別,她就往前頭去了。

算了帳,再把這個月的月錢發了,並告知下個月開始有獎金,工作優秀的三人會獲得。

眾人歡呼,又幹勁十足,連收拾打烊都比平時快了幾分。

夕陽西下,紅彤彤的晚霞映在店門口的石夯地面上,忙忙碌碌已到酉正,該打烊了。

夥計們十分利落,倉庫鎖好,大門門板安上,而後和姜萱告別離去。

陳小四最後一個走,“衛將軍還未來啊?要不小的再留一會?”

這衛將軍,說的就是衛桓,其實他未到將級,不過陳小四不懂,一律稱將軍了。

這地兒是雖治安不錯,但到底是軍戶區外,若衛桓不值夜,便來接她,若是值了,她就讓店裏的黃嬸子陪她走一段,到入了軍戶區大門。

陳小四是個很機靈上進的,知道糧行易主正是力爭上遊的時候,很是積極。

姜萱也愛用這樣的人,會辦事,不生叛心即可。

聞言,她往外望了望,夏日天黑得晚,這會還算亮堂,她就是說:“不用了,我等會先把門在裏頭拴上就是。”

衛桓大約被什麽耽擱了,遲一點無妨。

他不會不來,即使偶爾臨時狀況得留營,他也會打發人回符家,讓婆子過來。

保準不會忘了她。

姜萱一點不擔心,讓陳小四回去就是,不用擔心。

等人出去,她就把門拴了,等衛桓來了再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