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章(第2/3頁)

他不熱衷杯中物,只這是為他慶功,怎麽也沾些,最後喝的也有些多。

楊氏攙扶符石,由符亮護送往後院去了。

姜萱目送罷,站起扶了衛桓起身。

符家伺候的人少,攏共幾個婆子,已分出兩個背著符非符白回去了,剩下的七手八腳忙著收拾狼藉,幾步路,也不多吩咐人了。

衛桓微微蹙眉闔目,醺意有些重,腳下見凝滯,好在能自己走,扶他不吃力,穿過檐下廊道再拐個彎,就回到自己跨院了。

姜萱將衛桓扶了進屋,斜倚在榻上,得了姐姐吩咐的姜鈺已打了一盆溫水來,擰了帕子才覆在他臉上,他就睜開了眼。

眼微微泛紅,帶些酒意,不過眼神已見清明了。

姜萱便吩咐弟弟給他衛大哥擰帕,她轉身去了小廚房。

說小廚房也不算是,之前天冷熱水熱茶用得多,就在跨院的辟了一處耳屋當茶房,砌個小灶燒熱水,後來她又置了些東西放裏頭,想吃可以做。

方才桌上氣氛熱烈,酒喝得多菜吃得少,尤其衛桓,姜萱都沒見他動過幾次筷子。

少年人消化快,不吃點半夜肯定餓得慌。

燙了面條,加一把青菜,澆上湯,有點鹵肉給切了,再撒上一把蔥花。

姜萱這廚藝還是上輩子的,這輩子撿起來倒不算生疏,唯一難的打火石點火,不過她也會了。

一個大碗裝滿,給衛桓的,剩下兩個小碗她和姜鈺也吃點兒。

端著回到正房,衛桓已經洗過手臉,衣裳也換了,正從裏屋走出來,步伐頗穩,除了臉上泛紅,已不見醉態。

“都來,咱吃面。”

三人圍著做了下來,邊吃邊說。

姜萱挑起一筷子面,說:“方才,你舅母和大表哥臉色難看得緊。”

在符石說出將祖傳兵書給衛桓之後,這兩位笑臉徹底維持不住了,雖很快遮掩過去,但姜萱正坐在他們對面,看得真真的。

姜萱大約能明白他們的心思,祖上血脈煥發光彩,不姓符的,反而落在姓衛的頭上,心胸不寬廣的聽了怕是有疙瘩。

還有那祖傳兵書。

這年頭紙張還不普及,書本是非常珍貴的東西,乃傳家首物,更甭提這種一代名將親著的經驗和兵法。

衛桓道:“無須在意。”

這些閑雜人等,非必要他看都不看一眼,放在心上更是不可能有的事。

只要不給姜萱添麻煩,他根本不會理會她。

姜萱“嗯”了一聲。

現在衛桓從戎,姜鈺將來也是,她挺遺憾自己以前背的兵書不夠多的,現在有驚喜,他們自然不會去拒絕。

楊氏高興不高興,那也是沒辦法的事。

隨她去吧。

姜萱遂擱下此事,放下筷子端起茶,笑道:“阿桓真能幹,我敬阿桓一杯。”

她道:“願我們日後事事順利,如今日一般。”

“好!”

衛桓端起茶,姜鈺也是,三人以茶代酒,碰了一杯,飲盡。

一杯茶,一碗面,比先前酒宴都更讓人輕快,衛桓褪了清冷,微醺的臉上終於露出幾分閑適。

姜萱說:“你如今定下來,我想著明日出去走走,找個合適地方。”

衛桓順利跨出第一步,發展順利,那她該考慮自己了。

姜萱從不打算躲在內宅坐享其成,衛桓要復仇,她也要復仇,他們應該一同出力,不可能將擔子壓在一個人身上的。

這不是她的初衷。

姜萱是女子,從軍這條路她走不通的,也不擅長,只能往其他方面考慮。

那該怎麽走呢?

歷來戰爭打的不僅僅的軍兵,這打的還是後勤,軍兵方面有衛桓了,那她可以選擇在後勤。

將後勤大小事務過了一遍,無需多想,姜萱選中糧和鹽。所謂三軍未動,糧草先行,糧食重要性不言自喻,其實鹽也一樣。

她打算從商賈買賣開始,逐漸接觸這些,將來不管衛桓是逐漸向上發展好,還是帶領心腹部屬出走好,有個懂行知道關竅的人在非常重要。

這樣的話,兩人正好互補。

姜萱將自己想法仔細說了一遍,最後道:“我想先尋個合適店鋪,慢慢接觸。”

一步一步來,太急的行動不切實際。

衛桓很贊成,他唯一要說的就是,“慢慢尋,不要急,寧可舍棄其他,也要策應萬全。”

“也勿走遠,就在軍戶區外即可,最好是大門左近的。”

軍戶區外這一片,都很安寧,尤其大門附近,能望見守門甲兵。

姜萱笑著說:“知道了。”

難得他一口氣說了這麽多。

“阿姐,那我呢?”

姜鈺急忙問,阿姐和衛大哥一人一樣,配合互補,那他呢?

小男孩有點急。

姜萱點了點他的鼻頭,“你啊,還小,現在什麽也不幹,只在家勤奮練武,等學好了,再大些,就跟著你衛大哥入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