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8章(第3/4頁)

誰知道不管是鄱陽湖,甚至於滇南這般懸而未決四年之久的奇案,經過她的手,都迎刃而解了,非但沒有把她悄悄地“掩埋”了,反而名揚天下。

再加上是榮王側妃的身份,那些喜好奇聞故事的百姓們,當然會樂得眾口相傳,更把闌珊之前的那些故事都翻出來編成了傳奇講述。

闌珊因為要保養身子,並不曾多往外頭去,但是趙世禛在襄州的時候在坊間行走,就曾見過好幾家酒樓上,說書先生不是演說“無尾巷”就是“聖孝塔”,或者“感因寺”、“百牧山”等等,各出奇招,精彩紛呈,在原本的故事上更加倍的繪聲繪色。

看這個架勢,最新的“鄱陽湖”以及“湄山案”只怕也要呼之欲出了。

雨霽笑道:“皇上其實也是惜才啊。要是換了別的什麽人敢這樣,早就砍了腦袋了。”

趙世禛忖度著說道:“雨公公,你說,若不是事情是皇後娘娘戳穿的,皇上是不是還會裝聾作啞,繼續不動聲色的使喚著她呢?”

雨霽的回答很有分寸:“那會兒娘娘在工部身居要職,這自然……在其位謀其政嘛。”

趙世禛撇了撇嘴:“這麽說來我倒要感謝皇後娘娘,因為她出面戳穿了,才能讓小舒恢復身份,才能名正言順的進王府。”

雨霽笑說:“這也是陰差陽錯,大概是早有注定的。”

趙世禛想了片刻又問道:“那照你看來,對皇上而言,是多一個生了小皇孫的兒媳婦好呢,還是多一個能幹的朝臣好呢?”

雨霽皺眉想了半晌,笑道:“以奴婢的私心覺著,自然是小皇孫重要,但若是兩全齊美的話,豈不更好?當然……這是奴婢自己胡說的。”

趙世禛哼了聲,看了他幾眼,終於道:“過了粟州,正常再走七八天就該到京了,雨公公不先行回京嗎?”

雨霽道:“皇上這次是命我來接舒妃娘娘進京的,當然要一路隨行陪侍。”

這日晚間在一個小縣城裏歇息。吃了晚飯,沐浴過後,趙世禛攏著闌珊的頭發,小心替她梳理,一邊說道:“我探聽雨公公的口吻,總有種預感。”

“是什麽?”

趙世禛道:“你跟咱們的楊大人一樣,也通古博今的,自然也知道‘魚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的典故?”

闌珊噗地笑了:“魚與熊掌不可兼得嘛,怎麽說的這麽拗口,又提這個做什麽?”

趙世禛道:“我擔心,皇上一點兒也不放過。”

“我還是不懂,不放過什麽?”闌珊有點緊張。

趙世禛道:“滇南這件事情,你做的很妥當,加上饒州那邊的名聲也都散了開去,這會兒全天下都在議論決異司的舒司正,幾乎沒有人知道你是我的人了。”

闌珊聽他的語氣有些酸溜溜的,忍不住笑道:“你想怎麽樣?”

趙世禛道:“我沒想怎麽樣,難道叫人到大街上去喊,說決異司的舒闌珊就是我的王妃嗎?”

闌珊笑著搖頭:“你還沒說完皇上到底如何呢。”

趙世禛道:“我是說,如今決異司已經是無人不知了,舒司正的名頭更是傳於天下,人人都知道工部有一位了不得的女官,甚至還有一些膽大包天的,編了些曲子、話本之類的,各種酒樓茶肆當作傳奇故事來說。之前過襄州粟州的時候,那些本地的官員們也還特意問起過我有關你的事呢,還有那些官員的內眷,不是都巴不得去見你一見?”

“我怎麽不知道,都說的是什麽?”闌珊又詫異,又覺著好笑,“趕明兒也帶我出去聽聽。”

又想起過襄州時候那些報名來請安的夫人姑娘們,怪不得當時那些人的眼神又是驚奇,驚奇中又有點敬畏,當時她還沒怎麽多想。

趙世禛白了她一眼:“你倒是唯恐天下不亂。”

闌珊笑道:“我從來都聽別人的故事,倒也想聽聽別人口中我的故事是什麽樣的。”又問,“你還沒說完,然後呢?”

趙世禛道:“皇上好面子,如今決異司名頭遍天下,他又聽了楊大人什麽盛世自有盛舉的話,我想,假如你現在不是我的人,他一定會想法兒把你調回去,讓你重新管理決異司呢。”

闌珊大驚:“不會吧?”

趙世禛道:“不管會不會,我先告訴你,等回了京後,若是有人跟你透露這個意思,你不許答應。”

闌珊張了張口,雖然覺著不太可能,但趙世禛說的一本正經的,倒像是真的。

趙世禛見她不言語,便輕輕地拉了拉她的發絲,道:“聽見了沒有?”

闌珊忙道:“聽見了!”

“那還不答應?”

“你不是不讓我答應嗎?”闌珊含含糊糊地說。

趙世禛又氣又笑:“我是讓你不許答應別人!”

“唔。”闌珊終於應了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