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3章(第4/5頁)

“倒也好,可見不是那種擅長鉆營,只懂抱我們主子大腿的官兒。”

眾人都笑了起來。

且說闌珊跟著小廝進內,一路且走且隨意打量這楊府的住宅,身為工部的尚書,天下聞名的首輔大人,這楊府的宅子,卻實在是可以用四個字形容“平平無奇”,連最為樸拙古舊的榮王府,都比這宅子多些匠心獨具之處。

除了一個“大”之外,就沒別的特別了,看到最後,闌珊連打量的心思都沒有了,突然想到那一句——賣油的娘子水梳頭,並不是說擅長工造的人,所居住的地方就一定是巧奪天工的,反而越發的簡單實在,這大概也是一種返璞歸真吧。

過穿堂的時候,闌珊忽然給堂前紫檀木的長桌上那一人多高的紅色珊瑚樹給閃了眼睛,一時挪不開目光,忘了留意別的東西,那帶路的侍從道:“這是之前皇上賞賜給我們大人的,說是稀世難得之物。大人供奉於此,以顯聖恩。”

闌珊嘆為觀止,跟在身後的鳴瑟卻仍是目不斜視。

終於到了楊時毅的小書房,還沒進門就聽到裏頭說笑的聲音,闌珊忙問:“有誰在?”

小廝道:“門上沒跟您說嗎?戶部的李尚書大人一早上就過來了。”

於是入內稟告,又請闌珊入內。

到了裏間闌珊還沒行禮,就聽李尚書先笑道:“舒所副,哪陣風把你吹來了?可知道我才跟你們尚書說,這端午節來送禮的絡繹不絕,怎麽唯獨他的好師弟沒有露過面呢?”

闌珊一窘。

雖然名義上是楊時毅的“師弟”,但闌珊心知肚明,並且暗暗地想跟楊時毅保持距離,畢竟對方可不是那種愚笨之人,目光銳利心思精明的很,太頻繁的接觸不是好事。

逢年過節之類她雖然也跟姚升、江為功,甚至趙世禛有些“人情”來往,可卻從來沒想過往楊府來送什麽禮。

一來是保持距離,二來免得叫人以為自己巴結著楊大人。

她還不知說什麽好,就聽到楊時毅淡淡地說道:“我缺那兩個粽子麽?何必無端打趣。”

楊時毅又問闌珊:“自打你上京,這卻還是你第一次來我府中,我瞧著你臉上氣色,有些像是無事不登三寶殿,怎麽,真的有事?”

闌珊遲疑:“是。”

當著李尚書的面,她有些不知該不該提。

李尚書卻也是個人精,當下便笑道:“我來坐了半天,也該回去了。”

楊時毅卻制止了他:“不妨事,你不是外人。闌珊直說就是了。”

闌珊聽了如此,才說道:“我這次來,是為了之前那件轟動京城的采花賊案子。”

楊時毅皺眉,他還沒做聲,李尚書忙道:“大理寺一早上去我府內知會過,聽聞也來過楊府,我才也來探看情形的,怎麽,居然讓小舒你親自來了?”

闌珊咬了咬唇,說道:“先前姚寺正有最新發現,他懷疑兇嫌將動手的對象,正是大人您府中之人。”

“你說什麽?”李尚書脫口而出。

楊時毅瞥他一眼,才淡淡地說道:“姚升先前派人來過,我只當他危言聳聽,莫非他不死心,又叫你來當說客麽?你敢如此說,憑據呢?”

“自然是有的,”闌珊道:“大人容稟。”

大理寺的審訊不可謂不嚴密,之前姚升再度回看案情記錄,特意在每個受害之人的資料上留意,他絞盡腦汁,把每一寸細節都放大了看,果然發現了至大可疑處。

第一個遇害的王姑娘,出宮日期是四月九日。第二個洪姑娘的生日是臘月九號,至於朱小姐,她的母親於四月九日病逝,金家女孩子是下個月九號出閣。

姚升起初以為興許是巧合,但他記得最清楚的一件事是,楊時毅的生日是九月九日,這不禁是因為姚升對於首輔的壽辰格外留心,更是因為這個日期之獨特。

姚升本想陪闌珊一塊兒來的,可又怕楊時毅知道他來了反而不見,所以才情闌珊代勞。

闌珊說完之後,楊時毅仍是面沉似水沒什麽反應,李尚書卻驚呼道:“原來遇害的這幾人都跟‘九’有關,偏偏你的生日也是九號!楊大人,你可千萬不能不防啊!”

他想了想又忙道:“對了!我剛才聽你說你們府上二姑娘今日正是要去城外佛寺上香的?快叫人去攔住,今日不宜外出!”

楊時毅呵斥道:“胡說八道,你幾時也變得這樣輕信於人?給他們幾句無憑無據的話就嚇壞了膽子不成?你若是怕,我這裏也不敢留你了,你請回吧!”

李尚書本是好意,突然給他劈頭蓋臉罵了一頓,苦笑道:“楊大人,你這可是狗咬呂洞賓不識好人……”

他一句話沒有說完,楊時毅一拍桌子,“來人,送客!”

李尚書目瞪口呆,已經有兩個楊時毅貼身的人進來,笑道:“我們送李大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