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1章(第2/2頁)

褚尋真回來後,蔣鈺風只同她見了兩面,便閉關在自己的院裏專心學習。

三舍法與科舉考試同時並行,並不是說三舍入朝為官,科舉便不再舉行,這完全是兩種不同的選官制度。

但兩種選官制度又有相互貫穿連接之處。

例如,如果考至上舍上等,是可以直接授官的,考至上舍中等的可以直接參加科舉的殿試,考為上舍下等的,可以直接參加科舉的省試……

此外,現任的官員亦可以參加公試,若考了上等,成績十分優異者可上報陛下,破格提升,在原官位上提升兩級。

目前,各州府的學院中皆實行三舍法,但若直接釋褐授官的只有太學。

是以,各州府的學院每年向太學舉薦人才,限上舍生一人,內舍生兩人。

這樣的人才少之又少,且舉薦的條件也極為苛刻。

更甚至,州府舉薦的上舍生人才,到了太學卻只能補入內舍,而州府舉薦內舍的學子只能補入太學的外舍。

所以,能夠成為太學內舍或上舍的學子是一步登天,有太多人想削尖了腦袋進去,卻也只能瞧著諸多苛刻的條件望而卻步。

倒不如直接參加科舉考試。

要褚尋真來看,比現□□要難太多,畢竟都是吃公家飯的,可公務員的考試各省各市乃至縣級的皆有。

然而在蔚朝,各地方的學子們努力的方向卻只有京城。

進京趕考,可不僅僅是四個簡單的字眼能夠道盡的。

外舍升入內舍的公試前,一般會在廟裏拜文昌,擊花鼓,巡街遊巷肅清人員,不得靠近太學所在的街道。

而這日,太學正門封禁,任何人不得外出進入等。

褚尋真不在京城的這段時間裏皆是由唐曲和替她代課數學,而此次升入內舍的公試略有變革。

由盛佑帝親自下旨,將本有的算學除卻,改為數學,正式新增數學考在公試裏,數學試卷的出題內容也由唐曲和與算學西席負責,並且擔任監考官。

褚尋真回來後,盛佑帝考慮再三,又下旨命她也參與進來,不管是出試題或擔任監考,在蔚朝來說,女子與試皆為第一次。

此聖旨一出,便有那古板不知變通之人反對。

“這是否於理不合?從古至今,我蔚朝還從未有過女子出題並擔任監考官一職過。”有人找到孫祭酒道。

雖然只是數學監考,但……

孫祭酒:“怎麽於理不合?數學乃是棲寧縣主發起並且著書,由她主出題與監考,不是名正言順嗎?”

“但她是女子,自古以來……”

“自古以來,女子巾幗不讓須眉者不勝枚舉,可要老夫列舉一二?”孫祭酒好整以暇道。

對面好友不說話了。

他倒也不是惡意,只是略有些老頑固的思想,認為女子三從四德,還是在家裏相夫教子的為好。

孫祭酒挑起茶釜,為他倒了杯茶,“皆說女子要勤儉、堅忍、慈愛、大度,以賢德於家中……”

好友忍不住爭論道:“那也沒說錯,古人雲:‘一出茶飯便知妻,要知賢母看兒衣’,女子德行好,則家中和睦,溫馨美滿。”

“女子家中相夫教子,孝敬公婆,操持家務,是自古傳下來的道理,古德雲:‘治國平天下之權,女人家操之大半,蓋以母教為本也’,老夫……”

孫祭酒急忙止住他的話頭,道:“你說的都有道理,但你且看,我蔚朝風氣開放,可不是只要女子在家相夫教子的,古來亦有不輸男子的女子,才情品行無可論述。”

“你且細數棲寧縣主所做之事,若她只在家繡衣縫花,哪裏會出現雁溪先生,又哪裏會出現諸多有益於百姓和蔚朝的東西?”

“若你來,可能做到如此?”

好友略一想,面色微紅的搖頭,“老夫來,當做不到如此。”

孫祭酒:“近說,她一女子獨自在越北四月之久,種植出土豆,又因此及時解了建州危機,如今陛下尚未賞賜,雖不敢揣測聖意,但細想之下,卻也能夠體會的到陛下對棲寧縣主的看重。”

“如今旨意以下,你若帶頭反對,可真是嫌日子過得太清閑。”

話一出,好友臉色立即變了變,道:“棲寧縣主不是尋常女子,確實不能以尋常眼光來看待她,是老夫狹隘了,這便回去,還請孫老……”

孫祭酒擺手道:“老夫就當你從未來過。”

好友聞言,神情略緩,拱手道謝後便離開了,之後,對於棲寧縣主監考一事的反對聲慢慢沉寂了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