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章(第2/2頁)

“後面所畫的圖是不是這種方法?”有人指向文章末尾畫的圖形道。

竟然還有圖解注釋等,也是貼心。

這是一套漏鬥形的陶器,周圍配有其他小巧的機械和瓦罐。

圖上標出,當蔗汁熬煮到相當濃稠的地步時,便將其倒入進漏鬥陶器內,接著,從上淋下黃泥漿,利用黃泥漿能夠吸附的特性,使其脫色制取白糖。

“將分離出來的白糖進行幹燥處理並且過篩便行。”

“白糖如雪,比之沙飴顆粒細小而軟,入口即化。”念至最後一句,這人不禁嘆息一聲,“若真能得此糖……”

周圍有人聽到這話,猛然回神,大聲喊道:“筆!筆墨紙硯快給我!”

他焦急的撥開人群,沖到報墻下的桌案前,嘴裏亦是念念有詞,恍若瘋魔般:“褚先生,棲寧縣主啊,唉!好一篇《論糖》……筆筆筆,紙!小廝呢?哪兒去了?!還不快過來幫老爺我抄寫!”

接著有人要過來抄寫,但桌案前早已被先見之人團團圍住,那麽點地方,擠都擠不進去,只得自己或派遣下人回去取得筆墨紙硯再來,聰明的便往近處的書坊內跑。

有不明所以者問道:“他們這是怎麽了?”

旁觀者道:“瞧見最先沖進去的那位老爺了嗎?他家是做生意的,做的便是飴糖生意,亦有沙飴,如今棲寧縣主將這篇文章貼於報墻上,你說他們怎麽了。”

問話之人不算靈光的腦袋瓜猛然間明白過來,磕磕巴巴道:“制白、白糖的秘方?”

回答之人點點頭,可不是。

先前只以為又是一章普通的答疑文章,未曾反應過來,這篇褚尋真所寫出來的《論糖》會對制糖業造成怎樣的沖擊。

不說家裏本就是制糖生意的商人會如何的對這篇文章捧為至寶。

就說一些家境普通的、或有條件的百姓、貴人等也可以利用甜菜制糖來發一筆小財、不,也許不是小財。

為何先前沖過去的那位老爺既是欣喜又是嘆息搖頭的,往周圍一瞧,不少人皆是如此。

因為制取白糖的秘方,竟然就這樣的被棲寧縣主給公布出來,以一篇《論糖》的方式貼於報墻之上廣而告之……

這下子,還怎麽叫他們悶聲發財,不怪乎臉上頗有些郁悶矛盾之色。

但幸好也只是一點而已,很快他們便釋然,就算知曉白糖的秘方又如何,有能力制作出來的依舊是少數。

制取糖類已有成熟的工藝與流程,且需要大量的人手,提取白糖依舊要造出漏鬥形陶器,沒有些銀錢的基礎在,投入進去也只是白費力氣。

不少人嘆道:“棲寧縣主可真是不鳴則已,一鳴驚人。”

“不……她一直在驚人……”

“此等制取白糖的方法竟然被輕易的張貼出來,在下實在佩服。”

“《論糖》,從古論今,從前糖類稀少,普通的達官貴人亦是吃不起,如今,像你我這種人家,飴糖已是普遍,如今白糖出現,若以後……是不是人人皆可食得?”

《論糖》這篇文章自張貼出來,一再的發酵,宣平大街本就是京城內的主要道路,經水泥鋪路後更是寬敞。

如今,從人擠人,到人滿為患,再到馬車皆行駛不過去,不得不繞路前行,有好奇的少不得要問前頭發生了什麽事情。

此一傳十,十傳百之事,不過一天便已傳遍京城。

盛佑帝亦於宣政殿內略有聽聞,不由得道:“褚家的姑娘又弄出什麽動靜來了?”

……………………

“阿嚏。”褚尋真在屋裏打了個噴嚏,放下筆揉揉鼻梁。

妙舟不禁擔心道:“小姐,是不是病還沒有好徹底?要不要奴婢再煎一副藥……”

“不要。”褚尋真及時搖頭說:“我就是鼻子癢,傷風已經徹底痊愈,不用再喝藥。”

妙舟細致瞧了瞧,見褚尋真面色紅潤,精神頭也不錯,便稍微放下心來。

妙竹在一旁研墨,褚尋真於桌案上寫寫畫畫。

少頃後,她不由得又勸道:“小姐,不若去裏間休息休息再畫,您之前寫了篇文章,未曾歇息好,被夫人知曉已是一頓數落,現在又……”

褚尋真道:“再等一會兒,馬上便好。”

“等我畫完後,你將其裝在信裏,叫下人去虞師府上交給……不,將信給大哥……”褚尋真改變主意,讓大哥幫她交給繪思。

她尚且還不知曉外面因為一篇《論糖》而引起的熱鬧和討論,想著有陸繪思幫忙,一起制作出孩童手推車,也就是古代版的嬰兒車。

實驗經費不足,花銷太大,需要補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