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章(第2/3頁)

“知曉,先生。”下方的學子們回答。

“先生是否要講重力加速度?”

“雖然報墻上留有解答,但其實不太理解,先生,便給我們再詳細講講吧。”

“雲鷺書院的知道這個試驗嗎?”

太學的學子們轉頭看過去,雲鷺書院的淡定回視,當然知道,剛進京城時便瞧見了。

褚尋真拿出簡易木制的彈簧測力計,木板上刻著距離與數字,下方有掛鉤,亦拿出天平,小巧的鐵秤砣。

褚尋真點著帶掛鉤的鐵秤砣道:“這叫鉤碼。”

又指向另外的大小不一,形狀規則的鐵塊兒道:“此物叫砝碼,這次重力加速度的實驗你們看著,我來做。”

下方的學子們皆點點頭,道是。

調節好天平,保持左右的平衡後,褚尋真分別將兩邊放入鉤碼和砝碼,再次使天平保持好平衡,這樣可以讀出砝碼的重量以及遊碼的示數。

當砝碼與遊碼的示數加在一起時,便是鉤碼的重量。

之後將鉤碼與砝碼同時取下來,調節好天平的平衡後,再次重復幾遍之前的步驟,將數據記錄下來。

觀察數據時,褚尋真皆問的下方躍躍欲試的學子們,待將數據記錄好後,拿出彈簧測力計,由一名侍者手持,在彈簧測力計下方掛鉤碼,依然重復幾次測試出鉤碼的重量,記錄好測力計上的數據。

褚尋真道:“每次測試數據前,要觀察測力計上的指針是否指在最上方的刻度線上。”

有學子觀察數據,問:“先生,這些數都有什麽用處?”

褚尋真在紙上分別寫出鉤碼的重量,彈簧測力計測量出來的數值,以及重力加速度,“這三者分別用符號代替,列一道公式出來,可得重力加速度的值。”

她又分別舉起記錄鉤碼重量的紙張和記錄彈簧測力計示數的紙張,道:“紙上記著測試的次數與每次測試的重量,你們便在下方分別求出兩者的平均值。”

褚尋真已經給出公式。

下方有學子道:“先生,將求出的平均值代入公式裏便可得出重力加速度的值。”

待褚尋真點頭後,下方明白過來的學子們演算起來,稍有不懂的學子攥著筆杆瞧向旁人,後背略微冒汗。

杜松辭便是冒汗的其中一個。

“咳……怎麽算?”杜松辭小聲道,環視周圍,擡著頭的沒幾個。

戚鋃勻與他對視上,翻個白眼又垂下頭去,他旁邊有位學子正小聲的講解著什麽。

杜松辭暗哼,見褚尋真要往這邊看來,急忙也戳了戳身側學子的胳膊,“誒,你給我講講。”

身側學子正算的酣暢,聞言也不敢拒絕,小聲的說了起來。

褚尋真道:“雖可算出重力加速度的值,但我們測量時可能會因為調節或讀數不準的原因而有些許的差別。”

“多取平均值的原因便是為了減少誤差。”

“重要的前提便是,在每次測試前都要調節好天平和彈簧測力計,測試出來的誤差才有可能降到最小。”

“是,先生。”學子們點點頭。

褚尋真拿起一個鉤碼,放開手,讓其自由的落於桌案上,發出響而沉重的聲音,引得學子們擡起頭看來。

“我在同一高度和地點將鉤碼往下落,它會因為自身的重量而均勻的增大速度,不管是任何物體,增大和變化的情況完全相同。”

“盡管物體的重量不同,但下落的方向、加速度的大小是相同的,這是一種自由落體的加速度,由物體所受的重力產生,便叫重力加速度。”

下方的學子們逐漸聽得入神,臉上不禁露出思索的神情。

“那日於觀燕樓前觀看試驗,此時在這裏得出數值……心中竟有種奇妙的感覺。”

“可惜那日我有事……未曾前去觀看,不知能否再做一次試驗瞧瞧……”一些人遺憾的搖搖頭道。

“不若去景澤樓裏試試,由我們親自試驗,想必是番新奇又美妙的體驗。”有人興沖沖的建議道。

“景澤樓……”

太學的學子們不由得看向雲鷺書院的學子。

先前他們是可隨意去景澤樓,但現在嘛,景澤樓可是給雲鷺書院的住下了……

杜松辭的心中亦有意動,還未說話,便聽戚鋃勻的聲音響起:“先生,還有時間,不若我們去景澤樓裏親自試驗看看。”

話一出口便有人附和著點頭。

褚尋真自然沒什麽意見,起身道:“那便走吧。”

杜松辭看向戚鋃勻,不出意外的與他對視上,一個哼笑,一個臉黑,不多時,皆扭頭走出三思齋。

畢竟是課外活動,褚尋真又去詢問了孫祭酒的意見,待得到同意後,才帶著學子們來到景澤樓處。

知曉消息的孫祭酒與不少西席也過來觀看。

褚尋真道:“是否麻煩祭酒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