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章(第2/3頁)

他撐頭輕笑:“可本王想看看近處的星空是什麽模樣。”

褚尋真也忍不住笑了起來:“王爺喜歡看星星?”

“是啊,從小喜歡看,本王第一次登上雲台……還是隨母妃來此。”

瑞親王的母妃……是雲妃,當年那位絕色傾城,冠絕天下的美人,孝慷帝晚年時不顧所有人的反對納了她。

而在生下戚司安的七年裏,孝慷帝過世,盛佑帝即位,沒過多久後,雲妃便香消玉損。

至於為什麽會有人反對孝慷帝納她為妃,因為雲妃乃是當時欽天監監正的女兒,習驥為監副。

雲妃死去沒多久後,其父親也於半月後離世,監正的位置便由習驥擔任了。

褚尋真用茶盞暖著手,沒有說話,因為戚司安此時的神情看起來有些陰郁,似是想起了不願意回想起的事情。

半響,他又笑道:“褚先生不若幫本王看看,這架望遠鏡還有哪裏需要改正的地方?”

褚尋真點點頭,起身走到空著的望遠鏡旁邊,調整好角度後便湊近觀看,夜風吹起垂落在胸前的發絲,微蕩幾下後又平靜下來。

她不由得往身側看去,戚司安正擋在風吹入的方向,金絲繡梅的襟口對著她。

“本王記得你說過,焦距便是焦點到透鏡中心的距離,是否透鏡的厚度越大,透鏡的焦距也就越短?”

見褚尋真點頭,戚司安抿起嘴角,笑得開心:“本王叫人將透鏡弄得很厚。”

“王爺的決定很正確,制作出來的望遠鏡也很好。”仔細看過後,褚尋真笑道:“星星很漂亮。”

戚司安聞言,笑容更甚。

在雲台最高處又待了不久後,褚尋真等人便離開往下走去,虞子和虞稟稚只逛到第四層便停了下來,他們遇到時,兩人正溫著茶愜意的聊天賞景。

…………………………

盛佑帝賜給褚尋真一塊兒地,叫她種植棉花,雖然現在已經被封為縣主,可是棉花的事情亦還不能耽誤。

她對於種地沒有絲毫的經驗,棉花對於大蔚朝來說又是新奇的物種,因此,如何栽培播種,棉花所需要的水分、光照、土壤等條件又分別是什麽,便需要細細摸索著來。

好在褚空寧為她尋了不少有經驗的老農,種植棉花的事情還算順利,褚尋真又幾乎是親力親為,也積攢了不少的經驗。

“棉花是喜光作物,適宜在光照充足的條件下生長……播種至出苗所需要的水分…………初蕾期時、盛蕾期後需要的水分…………”褚尋真一邊念念有詞著,一邊將這段時間內做好的筆記整理出來。

棉花是容易種植,但播種前也要做好準備,田間的管理更是不能松散,這樣做有利於棉花早熟,也能保證棉花的優質和高產。

褚空寧在一旁坐下,見狀不由得笑道:“珍珠兒,你寫的這些東西,旁人又不能瞧見。”

“我早就想好了,大哥。”褚尋真擡起頭道,笑眼彎彎:“宣平大街上不是有張貼告示的告示墻嗎?紅示一般還會貼在官府的八字墻右側,我們也可以弄一面報墻。”

“報墻?”褚空寧略微思索道:“珍珠兒要將自己記錄的這些東西貼在墻上,廣而告之?”

褚尋真點頭:“沒錯,大哥,棉花對於百姓們來說畢竟是個新奇的物種,之前誰都沒有播種過,更是沒有絲毫的經驗之談。”

“若要這樣簡單的將棉花種交給百姓們,恐怕第一次種植會有很多不順利的地方。”

而她現在之所以能夠種出棉花,也是因為幾個老農夜以繼日的觀察。

這些種植棉花的經驗若是能夠告訴百姓們,總比一傳十、十傳百要來的方便很多。

“百姓們之中如果有不理解亦或是不認字的,也可差人站在報墻旁邊講解。”褚尋真道:“大哥覺得怎麽樣?”

褚空寧不由得點頭:“報,有傳達消息文字的意思,珍珠兒的建議確實不錯,這樣也能夠省卻很多的事情,而且……”

“而且什麽?”褚尋真疑惑道。

“大哥在想,既然都已經張貼在了墻上,何不再弄些紙張分發下去,一面之墻,不可能所有的人都來觀看,京城之內尚且如此,其他的地方更是鞭長莫及。”

“所以,將經驗印在紙上,再分發給百姓便是必須的。”

褚空寧笑道:“但這卻也不是無償分發,想必百姓們兩三文錢還是出得起的,再者,我們何不弄一處專門印刷此物的地方……”

他略微思索道:“往後還可以傳遞些別的消息…………珍珠兒,為什麽這樣看著大哥?”

褚尋真默默的收回眼神:“沒、就是覺得大哥很前衛。”

她尚且未提出報紙的概念,大哥竟然給說出來了……

“前衛?這又是何意?”褚空寧疑惑道。

褚尋真撓撓臉頰,岔開話題,問道:“大哥既然想出這個辦法,那便取個名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