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4章(第2/2頁)

作為明明病殃殃,卻硬生生熬死了自己的便宜,弟弟又熬死了老皇帝的天選之子,喬青的運氣顯然不錯。

成為天子之後這三年來,齊國上下風調雨順,雖然地方上難免會有小災小難,但是並沒有發生什麽地龍大翻身,大旱災以及嚴重的洪澇災害。

也因為這個緣故,喬青上下營銷了一波自己的名聲,說天子乃是天上的福星。

當然她也沒有營銷太過,畢竟她還想著自己能活許多年,在這期間不可能完全不發生什麽大的天災,吹得太過,免得被輿論反噬。

當然,真的到了那個時候,她一定會安排上“替罪羊”的,天災也非她所願,而往往災情不嚴重的地方卻死了很多人就是因為官方措施不力。

關鍵還是看當地政府官員的處事以及賑災的效果。

齊朝的勞動人民擁有一雙勤勞的手,只要給予的政策給力,她相信這些人很快就能建造起新的家園。

大部分時候災情之所以變得特別嚴重,不是因為天災而是**。

天高皇帝遠,喬青有時候也是鞭長莫及,但是她絕對不會為地方官員背上任何一口國。

三年的時間,足夠改變很多事,當初王彬提議的堤壩,已經在喬青的大力支持上成功的建了出來,三年,其實也就建了大概一半,剩下的還是要不斷的修建改進鞏固。

這個新堤壩經歷過一次大的暴雨,那個時候,暴雨連著下了十多天,凡是地勢低窪之處滿滿都是積水,甚至還冒出了野生的魚。

按照這種情況,若是往年,早就決堤,卻因為王彬建的堤壩,加上官員疏通及時,他治理的蜀中無一人受災。

當地百姓對王彬是千恩萬謝,直直誇贊王彬是好官。

一般來說百姓受災,朝廷會根據災情減免當年的稅費,可是除非特別嚴重朝廷才會放開糧庫,向百姓發放糧食。

給的這些糧食也只是勉強夠他們為生,所以一旦受災,就只能夠吃昔日剩下的存糧,日子就會變得非常難過。

若非是有王彬這樣的好官,又是及時疏通蓄水,又是幫助百姓救災,他們哪裏會有這樣的好日子過。

王彬非常感動,但是並不敢把功勞全部攬在自己身上,轉頭就宣傳了天子的好處。

他是喬青大力重用的官員,自然是盼著當今天子好。

天子雖然喜怒無常,卻賞罰分明,沒有隨意把怒氣撒在他身上,王彬心裏萬分清楚,天子好,他才能好。

托這些懂得回報自己的臣子的福,小青在不少地方的聲譽都不錯。

三年的時期,也足夠喬青培養起一波人,這幾年有一些是喬青利用濟善堂搜羅來的人才,有些則是和她有些血緣關系的族人。

先帝還在世時,原太子就一直被打壓,雖然有個勉強能夠稱得上世家做靠山,但是田家聰明人不多,田皇後怕天子忌憚,又不能太過提拔自己娘家。

縱觀歷史,凡是那些鮮花著錦的天子外戚,在下一任天子上位之後,就沒有幾個能有好下場的。

喬青處登基的那會兒,他們能夠不給喬青拖後腿就已經是不錯。

如今京城之中局勢已定,昔日備受眾人期盼的梁王墳頭草也三尺高,喬青便安插了一些田家人。

這京城中有很多職位,不需要多聰明多能幹,只要腦袋瓜子不笨,不自作聰明,這位置就能坐。

喬青根本不是很擔心外戚問題,因為田皇後不在,田家人便注定不可能拿孝道來壓她。

對田氏族人的偏心,喬青表現得非常的光明正大,只要夠聽話,她就給資源,給獎勵,而且請各種先生教導,就算是頭豬,她都能給教成人。

與此同時,喬青還要求田家人若想得到這心庇護,便要管好自己的族人,一個人玩但其他人都跟著連坐。

嫡系還好,分支當中見了一個敢冒著他的名字耀武揚威,為禍鄉裏,那他們整個分支,都會失去資源傾斜,三代以內不得入仕。

就算是這一代沒有聰明人,但是在這樣的教育環境下,喬青總是能夠得到她滿意的有用之才的。

在喬青這個皇位越坐越穩的時候,他一眨眼也過了二十二歲的生辰,天子宮中後位空懸,差不多也到了開始準備皇後人選的時候了。

畢竟按照宴玉所言,就算是天子給他三年時間,現在也過了兩年半,從天子挑選人選到帝後大婚的籌備少說也有半年,為了喬青,為了齊朝江山社稷的穩定,臣子們進言:現在便是最好的時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