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4章(第2/2頁)

軍情緊急,喬青一面擬旨,安排信使傳令,讓他們帶了消息先回,請西北的將士無論如何堅持到最後,她即可調派援軍。

因為要提前出動新制的武器,喬青還喚了魏寒來。

“此次支援西北的糧草和軍餉,就由愛卿來統籌調配。”

這段時間以來,魏寒手底下也培養了不少人才,當場就向喬青舉薦了兩人。

喬青把名字和記憶裏的人對上號,應允下來,當場就差人磨墨擬旨,欽點兩人為欽差。

寫奏章的時候,喬青突然說:“魏寒,你覺得朕此次禦駕親征如何?”

魏寒大驚,當場便冒著風險進諫:“陛下,此事萬萬不可,陛下萬金之軀,如今局勢未定,又有梁王虎視眈眈,絕不能冒這樣大的險!”

此次西北大軍壓境,有可能同被押在京城的梁王有幹系。

若是喬青離開京城,中途出現什麽意外,梁王順勢反了怎麽辦。

他們目前沒有證據,也沒有跡象表明這事情和梁王有關,可萬一的事情,不管是魏寒還是喬青,都賭不起。

喬青靜默片刻:“是朕太心急,糊塗了。”

她前往戰場,也不一定是好事,歷史上那麽多千古一帝,也不是各個禦駕親征的,關鍵還是會用人。

只要有擅於兵法的忠臣良將,她一樣能夠保住齊國的江山,收復失地,擴張版圖。

冷靜下來之後,她同魏寒又商議了一番如何護送這些糧草的事情,有了周密的計劃,喬青的心才慢慢安定下來。

魏寒出去之後,喬青又接連著召見了許多的臣子,將方方面面都安排妥當。

和顧蕭不太一樣,西南邊境,是一直由顧家掌管著的,出問題,第一時間找顧家這個罪魁禍首。

西北卻不一樣,此次喬青不需要禦駕親征,但是她若是能夠讓西北大軍徹底擊潰敵人,這次她坐著的那把龍椅就更穩固。

對了,處理了這麽多人,她感覺自己好像忘了什麽。

是梁王嗎,梁王如今也不在宮中,只安安分分的待在梁王府上。

可是人在府上,依著梁王在京城之中經營多年的人脈,想要傳遞出一個消息也不算特別難。

但是她的確是要去看一看梁王的,要探探梁王虛實,弄明白此事是不是梁王有的手筆。

倘若真的有,喬青就絕對不會放過梁王。

為了自己的一己私欲,就要傷害諸多百姓,她對這種人最是不齒,就是需要廢些功夫,她也會從頭開始設局,一定要剮下對方身上一塊肉來。

但是出了殿,看到了安靜地站在那裏,仿佛隨時都要羽化登仙去的人,喬青才後知後覺。

被她遺忘的不是什麽梁王,而是國師。

涉及軍中要事,因為戰爭初始,目前來說,除了相關的人,具體的細節,越少人知道越好。

她本來是說同國師有事情相商,可卻把人扔在一旁,喬青不由得生出兩分愧疚。

她走到宴玉跟前:“國師在外頭等候多久?”

宴玉轉過頭看她,然後搖頭:“沒多久。”

他怕喬青不信,還補充了一句:“我見你未露面,便去看了一下國師府的修繕進度。”

是了,國師府也在宮城之中,離喬青所在並不遠。

她松了一口氣,也不知道是該誇宴玉好,還是不痛不癢的損他兩句顯得親近。

喬青現在腦子裏有一些亂,一時間沒想好要說什麽,一直以來總是沉默得像個啞巴的宴玉卻主動發言:“這場仗會贏的。”

“你是說齊國會贏嗎?”

喬青其實沒有想過輸,可是又難免會往糟糕的方面想,萬一出了什麽意外。

比如說糧草什麽的被人半道上截了,援軍晚了一步,去的時候沒能起到作用。

宴玉點頭,他攤開手掌,讓喬青看他手心中靜靜躺著的那枚銅錢:“這是我算到的,能贏。”

他沒有辦法算清楚喬青同此事的關系,但是戰爭牽一發而動全身,這宮中許多人同此次戰事都有因果。

如果戰爭敗了,宮裏的人日子都不會好過,不過他觀測他們的運道,接下來應該會有好事發生。

具體的好事他看不出來,畢竟宴玉不是真算命的,窺見的天機有限。

既然是吉卦,那自然就是會贏。

好聽的話,誰不樂意聽。這種時候要是誰跳出來說喬青會輸,她肯定跳出來把人削一頓。

她會贏,而且一定會贏得順順利利,漂漂亮亮,喬青發出爽朗大笑:“朕承國師吉言。”

宴玉看著天子笑顏,愣了一會。

下一秒,喬青的手突然被捉住,然後掌心被宴玉放上了那枚銅錢。

宴玉認真道:“我開過光的,護身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