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章(第2/4頁)

那人很是生氣:“哪裏來的毛頭小子,知不知道這是什麽東西,就說容易!魏大人,你一心想要幫忙,大家都很感激你,但是術業有專攻,你也不能什麽阿貓阿狗就往這裏帶。”

連弩這種東西,又不是彈弓,這可是上戰場的大家夥,隨便一個零件都很重要,看著簡單,做起來哪有那麽容易。

魏寒對軍中的人很了解,也的確很重視他們這些人,可是他畢竟更擅長的是做賬,而不是搞研發。

這好看的年輕郎君,看著剛及冠不久吧,到羽林騎去鍍金不好嘛,往軍火營這麽重要的地方跑。

魏寒忙解釋:“這個是宴玉,就是做出原本的那個五次連發連弩的人。”

那先前發聲的老爺子吃了一驚,盯著宴玉的一雙眼睛立馬滾燙火熱,他道歉道得一點也沒有心理壓力:“對不起,冒犯宴郎君,還請您教教我們,這東西到底要怎麽做。”

“離我遠一點。”

那老爺子臉漲紅了一下,但魏寒說他是做出這連弩的人,一群人還是立馬讓了開來。

宴玉從台子上拿起了木塊,先是把被拆開的連弩組裝起來,又拿起了刻刀,雕刻起之前留下來的那塊弩臂半成品。

魏寒在遠處看著宴玉,心裏放下一塊大石。

這位宴郎君有些不太好相處,但是能力的確毋庸置疑。

他在軍火營待了不短的時間,這裏的人丟出去,就沒有幾個好相處的,畢竟一心埋頭鉆研,把手藝做到極致的人,基本上都毛病都不輕。宴玉只是過分年輕,過分好看了些,也就是不愛說話,不會說話而已。

政客和商賈需要好口才,靠手吃飯的人不需要。

當宴玉拿起刻刀的時候,他整個人就好像變成了一個發光體,魏寒沒有本事研制這些連弩,但這不妨礙他看出宴玉是個有本事的人。

他的動作相當熟練流暢,漂亮得讓人不自覺的把注意力集中在他的手上,反而忽視了他那張好看得過分的臉。

復原完之後,宴玉便把東西放了下來。花了大半個月,都沒有成功復原的大家夥湊上來,拿起復原品左看右看,他們拿了配套的羽箭嘗試了一下手感,果然,殺傷力比失敗品強得多。

“太好了,果然還是宴先生厲害。”

見到了宴玉的真本事,宴郎君就成了心悅誠服的宴先生。

宴玉看著這些人歡天喜地的樣子,覺得這個軍火營不是很討厭。

以前他進的地方不一樣,就算他做的多,還是有很多人嫉妒他,排擠他。

因為他深受君主的重視,那些人並不敢拿他怎麽樣,明明討厭他,面上卻擠出笑容對他諂媚的討好。

這些人不會過分的關注他,和天易閣內有點像。

“宴先生,您再幫我看看,這個大的連弩有什麽需要改進的地方?”

齊國的兵火營一直算不上特別受重視,早先齊武帝,就齊高祖之第二任皇帝,打了許多場仗,軍需燒了很多錢,國庫一度空虛。

後來兩國停戰,休養生息數十年,武官就被文官壓著。

但就算如此,他們這些老家夥還是熱愛著這些東西,希望齊國能夠更加強盛。

新上任的天子辦事很是雷厲風行,搞了度支尚書府之後,就把軍火營這一塊也牢牢的攥在手裏,不僅撥了很多錢下來,還請了專人做賬,說什麽專款專用,把那些稀裏糊塗的賬算得清楚明白。

亂七八糟濫竽充數的人也都被踢了出去,不然的話,以前的兵火營總體還好,但心術不正官僚主義作風的人也好些,哪有現在這樣舒服的。

經過了宴玉親手改進的連弩很快被搬到了專門的試煉場。

場內立著好些個頭很大的木頭人,他們身上還穿著兵甲,有的面前還持著鐵制或者銅制的盾牌。

不過這幾天連番實驗連弩的威力,這些木頭人身上已經多了不少窟窿。幾個士兵爬上放大的連弩,拉開弓弦,五箭齊發。

等到箭羽都飛了出去,負責的小兵跑到那木頭人靶子邊上,興奮十足的大喊:“盔甲都穿透了!身體上也紮出了洞。”

連弩和射箭還是有區別的,單支的羽箭要求準頭高,越精準越好,最好是有百步穿楊的本事。

可練箭這種事情,並不僅僅是熟練就一定能練得好,特別是兩軍大戰,人家又不是傻乎乎站在那裏讓你打。

這個時候這種幾人才能用得上的連弩就很重要了,只要對準了一個方向,力氣足夠大,幾個人就可以拉開連弩。

如果威力大,別說兵甲,就是盾牌也能戳穿,把人釘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