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二十一章 兩人一哭滿城慌(第2/2頁)

“要是大都督在,項大人肯定去,那時候他可是天天把劍南道當家。”

“大都督不是不在了嘛,人心呐,是會變的。”

伴隨這樣的傳言,還有對戰事和叛軍的傳言隨之而起,黔中叛亂可沒有那麽簡單,有說整個黔中都亂了,有說齊山都抵擋不住了,有說安康山的長子安德忠已經到了黔中,親自領兵要殺入劍南道,劍南道的兵馬不多了,都被小都督帶出去,小都督趕不回來,被叛軍擋住了……

所以劍南道真的要完了!

府城陷入了驚慌,還有不少人家收拾東西準備外逃。

“真是可笑!大都督過世,安康山叛亂都沒有讓我們劍南道陷入混亂,李三老爺哭一場就做到了。”

劍南道的文官武將紛紛歸來,憤怒的斥責李三老爺,又悔恨明知道李三老爺靠不住,不該如此放任,憤怒自責中最先要做的是辟謠安撫民心。

“黔中叛軍真的不多,只有三個州府不到三萬兵馬。”

“項雲項大人是因為被刺殺受了重傷才不能領兵的。”

“而且朝廷有令,各地衛軍不得擅離,留守本地平叛護民。”

“盡管如此,項大人還是派出了一萬兵馬馳援,如今馬上就要進入黔中境。”

“劍南道也已經派出三萬兵馬與之匯合。”

但這些正規的合情合理的消息傳達出去,對於民眾們卻沒有多少影響,所有人想起這件事就想起了敏敏兒和李奉耀在城門外抱頭大哭的場面,那場面委實令人記憶深刻,蓋過了一切。

府道衙門裏燈火通明徹夜不眠,堂內坐滿了人,文官武將面色沉沉議論紛紛焦慮不安。

“這都是李三老爺的錯!”

“讓他離開劍南道。”

“把小都督接回來才能安民心。”

聽著說了幾天的話,站在正中案後代替李奉耀的李敏終於停下了神遊天外,敲了敲桌子:“多大點事啊!不用請小都督回來!”

他終於開口了,室內的官員們更加憤怒:“多大點事兒?沒事李三老爺怎麽不過來了?”

他們看著空空的桌案椅子,李敏只是站在一旁,他沒有資格落座,而有資格坐下的那個人,從城門被架回來後就借口病了躲在內宅不出來了。

“三老爺病了嘛。”李敏說道。

這個李敏現在唯李奉耀是從,狗腿的很,什麽都聽李奉耀的,在場的人們惱怒的哼了聲。

“現在把小都督請回來,大家就更緊張更害怕了,沒事也印證有事了,民心更亂。”李敏道,“你們是不是也被嚇糊塗了?這件事要解決很簡單啊。”

什麽?諸人看著這個在男人中很亮眼的男人。

李敏將兩手一攤:“一場勝利啊,打敗黔中的叛軍,平亂大勝就可以了啊,所有的謠言不攻自破啊。”

堂內安靜一刻,旋即桌椅亂響,一個兩個的武將站起來更多的文官武將站起來,大家轉身氣勢洶洶的走了出去,似乎一眨眼,闊朗的大堂裏只剩下李敏一個人。

李敏將攤開的手收回來按在心口:“人呐,就是喜歡把簡單的事想復雜,這可不怪我。”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