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3章(第2/2頁)

程慕瑾一邊看著投影儀上的資料,一邊拿著筆記本記下自己需要的東西。這個陳金生從小學的手藝就是裁縫,所以能接觸到醫療知識的機會應該不大。當然,這也不是絕對的,只能說是可能性比較小。

秦錚繼續剛才的介紹,“第二家店鋪是老李鹽水鴨。老板是李福來,今年67歲。店裏只做鹽水鴨,結過婚,但是沒有孩子。妻子在二十多年前去世之後就沒有再娶,自己守著這個店。最近兩年他的腿因為風濕比較嚴重,所以很最近兩年因為他的腿風濕病發作比較嚴重,所以雇了一個人作為學徒來做店裏的活計。工資比較低,但是包吃包住還能學到手藝,兩人的關系也不錯,就當以後給他養老了。”

“他是這兩年才招的學徒?那他的學歷背景怎麽樣?”老邵聽到這裏開口問道。

秦錚回答道,“學徒是兩年前招的,兩年前他對外宣稱是自己的體力已經大不如前,所以想找個學徒,最好是能給他養老,然後他可以把店留給他的徒弟。李福來1940年出生於龍城市良貴鎮下巖村。父母都是農民,後來進了機械廠工作,經人介紹和紡織廠的女工結了婚。雖然一直沒有孩子,但是兩人的感情還是很好的。後來妻子去世、機械廠倒閉了,他才自己開了這個店,一直到現在。學歷的話是初中畢業。以前他的店裏也招過人,不過都是當做夥計,並沒有師徒這種名義。而且夥計也是住在外面,並不是住在店裏。”

在場的人聽完這個李福來的信息之後都在思考著這個是和案子究竟有沒有關系。雖然這個李福來招學徒的時間和身體狀況和兇手的信息有點相似,但是從他的社會經歷以及能接觸到的東西來說,他不應該具備解剖這些知識。不過他一直單獨居住倒是比較有機會做這些事情,具體情況還是有待考察。

“那第三家呢?”老邵想了一下,既覺得有些可疑,又覺得不太可能,於是想聽完這三個店鋪的情況再來對比一下。

“第三家店鋪是梁記飯館。老板是梁友全,今年65歲,1942年出生於龍城市,1960年18歲高中畢業的梁友全響應國家號召知識青年山上下鄉,去了y省。在y省娶了當地的姑娘,生了一個女兒。直到後來高考恢復,知青大規模回城,他這才托關系回到了龍城市。而回到龍城的第二年把他的妻子和孩子也接了過來。但是回城之後沒有收入來源,只能打一些零工,所以生活比較窘迫。而他的妻子和女兒在三年後一場傳染病都沒有了。之後他借錢開了這個飯館,生意還不錯,而且經常幫助有需要的人,接濟一些需要幫助的人。他的飯館規模不大,但是裏面的服務員都是一些身世比較可憐的人。認識他的人對他的評價都很高。兩年前他在外出的時候摔上了,身體就沒有以前那麽好了,所以飯館的事情就不怎麽上心了,聽說最近準備把飯館給關了。三家店鋪的情況就是這樣。”秦錚將三家店鋪的情況都介紹完了。

程慕瑾聽著秦錚的介紹皺著眉頭,快速地轉動手中的筆,然後擡起頭來問道,“你剛才說的那個梁記飯館是不是在鵬飛路65號?”

秦錚翻開之前的資料看了一眼,然後點了點頭,“是的,鵬飛路65號。有什麽問題嗎?還是你發現了什麽?”

程慕瑾深吸了一口氣,臉色嚴肅地對他說道,“還記得甘薇嗎?那個受害者丁春蘭的女兒。她到龍城市來找自己的母親,但是因為沒有線索,所以只能先找一份工作賺錢之後再慢慢找。有一個好心的老板收留了她,包吃包住,而她現在工作的地方就是鵬飛路65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