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1章

屋子其實也不大,但是因為是獨門獨戶,收拾的也算是整整齊齊,看著讓人覺得舒服。

四合院的正門一般不開在正中間對著正房,正門稍微朝北,與正房的大門錯開,這也是風水學上的講究,屋子貫通容易漏氣,正門口對著的是一顆說不出品種的樹,因為冬季也不掉葉子,在這個季節看起來就十分難得。

天井中間鋪著青磚,天井比一般的四合院的天井要大上許多,也是因為中間沒有晾衣服,加蓋亂七八糟的小灶子的緣故。

對著門臉的正房是一間堂屋,一間書房,坐北朝南,正對著早上的陽光,堂屋和書房兩側往裏面走兩間小房間是耳房,通風透氣性都比較差,讓主人改造成了一間淋浴間,另外一間是雜物房。

正房門口還有一片小小的花圃,肖敏走進去一看就愛極了這個地方,以後這裏可以種點小菜,她來了京市覺得最不方便的就是青菜小蔥全部都要去菜市場買來,實在是不太方便。

臨街的房子是倒座,倒座不大,但是門臉上面還鑿出來兩面窗戶,聽說以前倒座是給下人住的地方,新中國成立以後自然不會有下人,所以一般都是空著,肖敏曾今見到有人把倒座房對著外面的墻面上鑿空,做成了小店鋪,也可以租出去,可以自己做點小生意,一般也不會空著,這家人竟然讓這間房子給空著,看來也是不差錢的。

不差錢才能把小小的房子收拾的幹凈舒服,讓人一走進來就有一種神清氣爽的感覺。

東西廂房分成一邊兩間,東邊的廂房是兩個臥室,西邊的廂房一間做成了廚房,另外一間空著。

無論是從采光還是從位置上來說,都是絕佳的。

不知道主人為什麽要賣房子。

老先生說道:“這家主人的親戚在美國那邊,他們家打算湊幾萬塊錢去美國打工,所以想說把這個房子給賣了,房子原本是前清時期一個戶部小官的房子,傳到咱們開國之初的時候就分給了現在的主人,到十年運動期間這一家人都沒有住在這裏,77年才回來,讀書人對這個房子還是很愛惜的,所以房子保養的很好,你買回來以後都不需要太大的改動,您過來瞧瞧。”

“這邊是耳房,耳房就在正房隔壁,像兩只小耳朵一樣的房子,因為通風透氣不是很好,也有人現在打通了跟正房的兩間放在一起用,不過主人做了淋浴房,私密性比較好,淋浴間主人用了往地面沁水的方式下水,不需要往外面排水,只是上廁所的問題,還需要在胡同口解決,生活習慣了覺得也沒有什麽不便利的,另外廚房也沒有自來水,大家現在都是在外面公用的地方接水洗東西,就這點不方便。”

肖敏也想問這個問題,怎麽胡同裏面的人都是去外面上廁所,這一點讓她覺得真的不忍啊。

沒有自來水這點倒是能克服,在農村住著也沒有自來水,需要一擔擔從外面挑水解決生活用水。

看上去大家都是這樣過過來的,這倒讓她覺得是不是習慣了也沒有什麽。

老先生一間房一間房的介紹,一間間的推開門給他們看,又說道:“之前這個屋子本來也是兩家住在一起,兩家都搞了個小灶在天井裏頭做飯,胡同裏面其他的住戶也都是這樣,您看看,這一塊熏得黑漆漆得就是那個時候留下來的傑作,到了十年運動期間另外那一戶搬走了,也就沒回來,我這個老友一家人因為去了江西下放,也是後面才回來的,挺幸運的撿到了半間房子,所以現在要賣啊,他的價格開的其實也不是很高,您再看看這邊——”

“這個房子測量過面積,四面房子帶中間的天井部分,一共是一百六十七個平米,在胡同的房子裏面不算大,但是也不算小了,天井的面積有三十多個平方,建築面積有一百三十多個平米,住著真是冬暖夏涼,非常舒服啊,我記得那年主人家在院子裏面搭了個葡萄藤,一到夏天傍晚,幾個老友坐在葡萄架下面下棋、品茶,那是人生中的一段珍貴的記憶了,到了初秋又可以摘葡萄吃,也是風雅。”

看來真是文人雅趣,肖敏想象著小院子花圃裏面養花,中間種上些小菜的日子……

挺美妙的。

肖敏想問問不高的價格到底是多少,讓她好有個底,雖然之前也做了心裏建設,京市的房子肯定要比自己蓋一棟房子要貴很多的,但是到底多少呢,別貴到她都買不起。

再說了她是真的喜歡這個房子,雖然面積也不大,但是勝在裏面沒有亂七八糟的住戶,不用自己改頭換面,雖然比不上兩進的大宅子,這已經是這附近胡同裏面最體面的房子了。

似乎陳小軍也是這樣想的,雖然兩人沒有說話,但是交換了一個彼此都懂的眼神。